正文 《會計崗位綜合實訓》教學分析(1 / 2)

《會計崗位綜合實訓》教學分析

教研探索

作者:張潔 張英 田豔霞 李寶茹 高紅衛

《會計崗位綜合實訓》這門課程是我校會計專業和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屬於純實踐課,一般開設在大三第一學期的期末,學生經過實訓,大三下半學期就是在企業頂崗實習,所以這門課程的重要作用就是“承上啟下”。“承上”指的是這門課程是對學生兩年半的專業學習的總結,所以這門課程的綜合性是非常強的;“啟下”指的是學生實訓完此門課程,就進入企業,真正開始實操會計技能了,可見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筆者通過此門課程對學生的指導,摸索出一些利於學生掌握會計核算技能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一、課程開設基礎

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實訓課,必須開在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最後一學期,是最後的專業核心課程,我校是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半,大三下半年去企業頂崗實習,所以我校把該門課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的期末,是很合理的。

除了開設時間合理,前麵的專業學習鋪墊也很重要。首先,學生學習了《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等專業基礎課,還學習了《初級財務會計》、《企業納稅實務》、《成本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報表編製與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為最後的崗位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其次,各個崗位實訓為該門課程提供了實踐基礎。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各項會計崗位的實踐,比如《出納崗位實訓》、《涉稅崗位實訓》、《成本核算崗位實訓》、《報表編製》等,所以,在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來進行會計崗位的綜合實訓,保證了這門課程的學習質量,此外,我校還有一個特色實訓項目就是“會計綜合實訓室”,學生一般在大二的時候,就會被安排到“實訓室”去實習一周,“實訓室”是模擬企業運行的,分不同的工作部門,學生可以百分百模擬企業工作環境,從開支票、蓋章,到各部門之間傳遞原始單據,各位部門領導簽章等企業日常與會計相關的工作情景,在實訓室都會演練到,體會到,所以,有了這些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當學生拿到難度較大的該門課程的實訓資料時,可謂輕車熟路,可以馬上上手操作。

二、課程編排

以前課程開設科學、合理,學生基礎好,上手快,並不代表學生可以毫不費力的把實訓操作完,相反,學生依然覺得這套實訓很有難度,原因是本套實訓資料完全模擬一家中型製造業一個月的購進、生產、銷售、利潤分配、報表分析等業務,有些業務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而實訓時間很短暫,可謂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這就要求任課老師帶領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做好這套實訓的指導,使學生把兩年半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融會貫通,解決企業真正的財務問題,為下學期去企業頂崗實習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那麼如何編排該門課程呢,我總結了一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