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化專有詞類比翻譯的消極影響及對策(1 / 2)

中國文化專有詞類比翻譯的消極影響及對策

外語論壇

作者:馮濤

【摘 要】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特別是入境旅遊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進對中國的了解。為了使外國遊客走近中國文化,旅遊文本中經常采用類比法對中國文化專有詞進行翻譯。誠然這種做法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值得深思。本文將闡釋由類比翻譯造成的消極影響,並試圖提出消弭不利影響的翻譯方法。

【關鍵詞】旅遊翻譯;中國文化專有詞;類比法;消極影響;對策

0 引言

中國已是旅遊大國。據相關權威機構預估,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屆時,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將來中國遊覽、參觀。他們迫切想加深對中國特別是中國文化的認識。因此,旅遊文本的翻譯變得至關重要,特別是一些中國文化專有詞的翻譯。鑒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文化專有詞在英語中往往找不到對等語或對應語。因此,為了把中國陌生的人物、事件、節日、地點、時間等介紹給我們的外國遊客,旅遊文本中經常采用采用英語的文化替代詞進行類比,如將西施類比為Chinese Cleopatra、將清明節類比為Chinese Easter、將青島類比為Switzerland of the Orient等等。雖然這樣的類比可以引起外國遊客情感上的共鳴,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但這是否有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弘揚?是否有利於對外宣傳?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本文將分析類比翻譯帶來的消極影響,並尋找將這些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翻譯方法。

1 類比翻譯的消極影響

類比法也叫比較類推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在旅遊文本翻譯中,類比法經常被用來拉近外國遊客與中國文化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認同感和親近感。這種方法雖有助於外國遊客克服文化差異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專有詞,激發他們的興趣,但旅遊翻譯作為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要關注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達到傳播、推廣旅遊目地國文化的目的。過於強調譯入語的文化,置中國文化於西方文化的桎梏之下,是否妥當?旅遊翻譯作為一種文化交流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自晚清以來,我們一直抱著弱國的心態,從生活方式到思想觀念都在尋求西方的認同。於是,蘇州變成了“Chinese Venice”、祝融變成了“Chinese Prometheus”。因此,筆者認為類比翻譯的方法會帶來以下消極影響。

第一,弱化中國文化專有詞的影響力。上文提到旅遊文本中常常將中國的曆史人物濟公類比為Robin Hood in China。在中國,濟公是一個為人熟知的民間故事人物,他那瘋瘋癲癲、蓬頭垢麵、手執蒲扇、出沒四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懲惡揚善、治病救人,被稱為“活佛”,奉若神明並加以頂禮膜拜。他是神化人物羅漢化身,是佛家普世救人的理念的代表。濟公身上綻放著佛家的光芒。而羅賓漢是英國民間傳說中的俠盜式英雄人物,綠林好漢,劫富濟貧,整治暴戾的貴族、官吏,並把得來的錢財用於救助貧苦百姓,是中世紀英國人民反抗封建壓迫的代表。這兩個人物形象代表的是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內涵和意蘊,可以說他們之間的異同點要多於相同點。這種類比翻譯將中國的濟公“西化”為西方的Robin Hood,無疑弱化了中國文化符號的影響力,不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弘揚,衝擊了中國文化的傳統觀念。

第二,淡化了旅遊景點的獨特魅力。例如,一些旅遊文本中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四姑娘山類比為Alps of Orient。外國遊客對阿爾卑斯山非常熟悉,這可能降低了他們了解四姑娘山的興趣,從而缺乏對四姑娘山獨特魅力的認識。畢竟,四姑娘山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有著與阿爾卑斯山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這樣一味順應譯入語受眾的文化審美,改寫自己的燦爛文化符號,無形之中抹殺了旅遊景點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魅力。

第三,扼殺了非西方遊客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他們價值觀不同,文化背景各異,認知習慣和審美情趣也不盡相同,還帶著不同的期許。鑒於當前旅遊文本對中國文化專有詞大都采用類比翻譯,因此要意識到,這些類比翻譯會把西方( 主要是英美) 文化符號強塞給非西方遊客,阻斷了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專有詞的機會,喪失了弘揚中國文化的時機。比如,很多旅遊文本將中國的楊貴妃譯成Chinese Helen,但非西方的遊客可能更想了解中國曆史上的楊貴妃是何許人也。顯然,這種類比翻譯就扼殺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