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隨器補償
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保險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配變在輕載或空載時的無功負荷主要是變壓器的空載勵磁無功,配變空載無功是用電單位無功負荷的主要部分,對於輕負載的配變而言,這部分損耗占供電量的比例很大,從而導致電費單價的增加。
2.3 跟蹤補償
跟蹤補償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製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大用戶0.4kV母線上的補償方式。適用於100kVA以上的專用配變用戶,可以替代隨機、隨器兩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
3 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
無功功率的傳輸加重了電網負荷,使電網損耗增加,係統電壓下降。故需對其進行就近和就地補償。並聯電容器可補償或平衡電氣設備的感性無功功率。當容性無功功率QC等於感性無功功率QL時,電網隻傳輸有功功率P。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戶的功率因數一般應達到0.9以上。無功功率補償一般用這個公式:
Qc=α×P×(tan?準1-tan?準2)
式中:Qc—無功補償容量(kvar);α—平均有功負載因數,一般取0.70~0.75;P為有功負載(kW);tan?準1—補償前功率因數角正切值;tan?準2—補償後功率因數角正切值。
4 無功補償的效益
在現代用電企業中,在數量眾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性設備連接於電力係統中,以致電網傳輸功率除有功功率外,還需無功功率。如自然平均功率因數在0.70~0.85之間。企業消耗電網的無功功率約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0%~90%,如果把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左右,則無功消耗隻占有功消耗的30%左右。由於減少了電網無功功率的輸入,會給用電企業帶來效益。
4.1 節省企業電費開支
提高功率因數對企業的直接經濟效益是明顯的,因為國家電價製度中,從合理利用有限電能出發,對不同企業的功率因數規定了要求達到的不同數值,低於規定的數值,需要多收電費,高於規定數值,可相應地減少電費。可見,提高功率因數對企業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
4.2 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對於原有供電設備來講,在同樣有功功率下,因功率因數的提高,負荷電流減少,因此向負荷傳送功率所經過的變壓器、開關和導線等供配電設備都增加了功率儲備,從而滿足了負荷增長的需要;如果原網絡已趨於過載,由於功率因數的提高,輸送無功電流的減少,使係統不致於過載運行,從而發揮原有設備的潛力;對尚處於設計階段的新建企業來說則能降低設備容量,減少投資費用,在一定條件下,改善後的功率因數可以使所選變壓器容量降低。因此,使用無功補償不但減少初次投資費用,而且減少了運行後的基本電費。(下轉第307頁)
(上接第266頁)4.3 降低係統的能耗
4.4 改善電壓質量
5 總結
文中集中探討了無功補償技術對用電單位的低壓配電網的影響以及提高功率因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介紹了影響功率因數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討論了如何確定無功功率的補償容量,確保補償技術經濟、合理、安全可靠,達到節約。
【參考文獻】
[1]GB7251.1-2005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第一部分:型式試驗和部分型式試驗成套開關設備[S].
[2]GB/T15576-2008 低壓成套無功功率補償裝置[S].
[3]王兆安.諧波抑製與無功功率補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4]諸俊偉.電力係統分析[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
[5]趙新衛,於秀去,劉斌.中低壓電網無功補償實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1:40—176.
[6]楊振江.智能儀器與數據采集係統中的新器件及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7]陳堅.電力電子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責任編輯: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