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遵照遺訓,守了這裏一輩子,我已經做到了我的本分。如今,我已經老了,再也守不住了,倒不如順其自然……”
秦老頭說著說著,雙眼竟泛起了淚花,沒過一會,全然不顧我們在場,索性還哭出了聲來……
哭啼好一會,秦老頭擦拭眼角餘淚,衝著我們道:“隨我進屋吧。”
這是第三次,秦老頭為我們倒上茶水,山澗甘泉,泌入五髒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芳芳她們還好嗎……得,我是真老了,說完才想起之前我才問過……好了,你們還有什麼想知道的,索性全都說出來,老頭兒絕對不會再有半點隱瞞。”
寧玉率先道:“他的陵就在這山穀內?”
秦老頭點頭道:“人為財,鳥為食,人性本如此,你們這般直言了當,倒是少了那些虛偽哄騙。如此,到時候就由老頭兒帶你們去吧。隻希望,到時候,你們能夠善待芳芳和她娘。”
“好啊,多謝秦老爺成全。現在時間尚早,不如趁現在?”
我冷冷瞥了一眼寧玉,經過剛才各種試探,已經將朱元璋陵大致範圍暴露了出來,既是如此,找到朱元璋陵寢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何必在這個時候表現如此急切。“秦老爺子,你能不能具體和我們說說朱元璋的陵墓?”
秦老頭好似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想了好半天,方才啟齒說道……
據秦老頭所言,當初朱元璋找來一位風水高人,幾經波折最終在這裏找到太暈極穴,後來派出親信,曆經十數餘年,終於建成了皇陵。隨後,朱元璋歸天之時,故作迷霧,真身由親信護送安葬於此。由此之後,秦氏一脈久居此地,肩守護皇陵的重任。輾轉數百年,就連秦老頭自己都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位先人因為這個重任,終生困居於深山不見天日……
陳晨接道:“能夠將守護皇陵的責任交到你們秦氏一脈的手上,相信你們秦氏先祖一定在當時深得朱元璋寵信。”
他這一句話,與廢物無異。如果不是深得朱元璋寵信,秦氏一脈怎麼可能會在這裏守了幾百年?
秦老頭不可置否道:“其實,準確的說起來,守護皇陵的重任不止我們秦氏一脈,還有江氏,李氏和羅氏,一共四脈人丁。”
“還有三脈?可我們一路行來,隻見過秦老爺子你啊,不曾再見過其他人。”
“你們可知在朱元璋時期,有一個由朱元璋特別設立的機構?”
“你是說錦衣衛?”
錦衣衛,是明朝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直接向皇帝負責。
秦老頭接道:“當時時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一共有四人,青龍、朱雀、玄武和白虎。所作所為,無非是為朱元璋排除異己,鞏固帝位。在殺盡功臣,江山穩固後,由於錦衣衛勢力太大,朱元璋擔心下一任帝皇難以駕馭,所以,後來親自下令撤除錦衣衛。”
我道:“這些史料也曾有所記載。”
秦老頭淡笑,旋即說道:“這文筆之物,又是數百年之前的事,豈能盡是?”
“你的意思是?”
“朱元璋隻是當著所有人演了一場戲,據我所知,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由此之後,朝野之中再無錦衣門人,就連四位執掌錦衣衛的指揮使都失去了蹤跡。有人猜測,這些人是被朱元璋秘密暗殺。可是,事實上,朱元璋給這四位指揮使下了一道密詣,上麵的內容就是讓他們帶著家眷隱姓埋名,前往此處守護皇陵。一來,這四人一生功赫造化,全憑朱元璋,二來,能夠守護朱元璋的皇陵,實乃光宗耀祖之事。除此之外,他們也很清楚朱元璋的為人,但凡有所不從,必遭誅殺。最終,四人隻得聽從密詣,攜帶家眷老小到了此處。”
我道:“你剛才所說守護皇陵的一共有四脈,那麼,也就是說,你們秦家老祖,就是這四名指揮使的其中一人。”
秦老頭道:“我家祖上,是青龍一門指揮使。”
“難怪,秦老爺子你能夠有如此了得身手。”寧玉奉承道:“可如今,僅剩你們青龍秦氏一脈守護皇陵,其餘的三門難道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違抗了密詣,違抗了祖訓,離開了這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