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噠噠~~~!”
轟隆隆的馬蹄聲自身後碾壓而來,距離李景龍一行越來越近,馬蹄聲愈發響亮。
“嗖嗖”的羽箭如蝗蟲一般盤旋在李景龍一行人的頭頂上空,圍繞斷崖上的盤山窄道咬住不放,似乎不把李景龍一行吞噬消滅便不回頭,儼然一副誓不罷休的架勢。
所幸雙方之間尚有一段差距,南詔大軍起初有所顧忌,生怕誤傷了自己的詔王,故而不敢肆無忌憚的瞄準鑾駕放箭。
正是這一瞬間的猶豫,使他們錯失了射殺李景龍、竹靈倩和施望千三人的絕佳機會,也延誤了追擊時機,以致於追擊稍晚。
這一步錯失先機,就讓南詔軍落後一大截,迅速拉開雙方之間的差距,彼此相隔一百餘米,弓箭手便失去了準頭,以致羽箭紛落如雨,卻是雷大雨點小,聲勢浩大但收效甚微,根本不足以對李景龍一行構成威脅。
但蚊子多了總能叮出一管子血,落在隊伍後麵的六名徒步奔跑的浪穹勇士,不幸被亂箭射中,倒在血泊裏,不久後便粉身碎骨,淪為南詔軍追擊路上的慰籍品。
“駕!快追,不得放走一個,本王子要將他們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之前縮頭縮尾的閣誠節此刻如同打了雞血脫胎換骨似的,躍馬揚鞭,帶領閣誠崇、閣誠進兄弟倆衝在第一線,最先趕到鑾駕墜崖的斷崖邊,理所當然地將六名倒在血泊中的浪穹勇士視為自己的戰利品。
追擊初見成效,閣誠節大喜過望,認為痛打落水狗的時機到了。於是他一麵大喊追擊,一麵趾高氣揚的策馬踐踏浪穹勇士的屍體,而後縱馬揮刀,率領大軍繼續追殺。
與閣誠節三兄弟不同,原本緊跟鑾駕追擊的閣羅鳳看到鑾駕支離破碎跌落懸崖之後,刻意放慢速度,小心翼翼的驅馬追趕,從而落在閣誠節三人後麵,淪為殿後壓陣的將領。
領軍追殺途中,策馬而行的閣羅鳳顯得心不在焉,腦海裏不時回蕩著李景龍離開吊橋時的話:“不管之前你抱著何種目的接近我、幫助我,我都領情,此番我便償還給你,希望你能把握住機會,得償所願······從今往後,你我互不相欠,恩斷義絕!”
這段讓閣羅鳳摸不著頭腦的話,此刻卻清晰地浮現在心頭,令他隱隱覺得這番話必有深意,因為在自己刻意結交李景龍的這段時間裏,不難看出李景龍是個光明磊落、言出必行之人,其人恩怨分明,有仇必報,有恩必償。
正因為這樣,閣羅鳳感覺此次李景龍設計生擒父王皮羅閣,其用意絕不僅僅是為了替白潔夫人報仇,也不會簡單粗暴的殺害皮羅閣,而是別有用心。
閣羅鳳隱隱猜到了李景龍的用意:其一,親自率隊行刺皮羅閣為白潔夫人報仇,無論行刺能否成功都勢在必行,擺明自身態度,因為白潔夫人之死讓浪穹寨近十萬步眾群情激憤,隻有付諸於行動,才能安撫人心,撫平族人的憤怒情緒。
其二,李景龍生擒皮羅閣之時,其實根本不用猶豫,更不用言語,手起刀落便可斬殺皮羅閣,但他卻沒有這麼做。此舉目的何在?閣羅鳳此前並不理解,但此刻他卻回過味兒了,李景龍此舉意在揚刀立威,當著南詔四位王子和眾將領的麵,宣示浪穹寨並非軟弱可欺,完全有能力替白潔夫人報仇,也有足夠的實力捍衛部落族人的尊嚴。
其三,李景龍當眾揭穿他閣羅鳳偽善奸詐的所作所為,令閣羅鳳當眾出醜、顏麵盡失,讓他一度惱羞成怒,恨不得斬殺李景龍。然而等到閣羅鳳真正冷靜下來之後,他知道李景龍此次當眾與自己撕破臉的用意,其目的就是:將自己對他的諸多“幫助”擺在眾人麵前,是非恩怨讓眾人評說,從而徹底拋開恩情,讓他可以站在與自己對等的高度上,處理浪穹寨和南詔之間的所有問題。
恩怨兩清,一身輕鬆。
從此以後,李景龍就不再是他閣羅鳳的“賢弟”,而是能和他平等對話的掌管浪穹軍隊的軍事主官,彼此之間再無私交恩情,就事論事,一切全憑實力說話。
這或許就是欠人家人情的無奈,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