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您代金券,請收好。”
“小夥子,下次來你們店真的可以一次性用五張代金券?”
“哎呦,這門外的海報上都貼著呢,我們還能出爾反爾嘛?放心好了,絕對沒問題。”
“嘖嘖,那敢情好,一般店的代金券都限用一張來著。”
客串收銀員的韓俊對眼前這個胖胖的中年人很客氣,不為別的,就看他結賬時掏出一千二的現金後錢包裏還有厚厚一摞“毛爺爺”就值得店家尊重,這樣有消費能力的客人任何店家都是歡迎的。
而且,瞧他今天請的客人,聽口音就不是本地人,不是親朋便是客戶了,再看他們的滿意的神態聽他們讚不絕口的言語,顯然這個胖子今天的宴請很成功。
在得到韓俊肯定的答複之後,腆胸凸肚的中年客人哈哈一笑。
每天早晨有看報紙習慣的他無意間被濱海日報旅遊版的幾幅圖片給吸引了,一瞧之下居然專門為一家海鮮店寫的“點評”文章。
看著報道中不乏溢美之詞,瞬間便勾起了他一飽口福的興趣。巧的是,剛剛接到消息,一幫外地來濱海的客戶已經在路上了,原本就打算找個是有特色的酒店招待客人,在他看了報紙之後便有了決定。
根據報紙上留的預定電話號碼撥了過去,卻足足打了六七遍才打通。
好在最大的包間還在,留下聯係方式以後,他則稍作準備便去了機場接人。待得晚上,按照跟店家約定好的時間,他來到這家新開的“東海一家”。
先不說門頭的設計別具一格,方一進門就嚇了他一跳,偌大的前廳十二張桌子已經坐滿,店內人聲鼎沸,時不時有蒸汽升騰,可奇怪的是他並沒有感到多熱,顯然店家的冷氣開的很足。
熱鬧的店鋪內,服務員穿梭於各個餐桌之間,他是瞧見了服務員手裏端著的是什麼,更不用說他今天要宴請的客人。
瞧著內地來的幾個客戶一個個目瞪口呆的樣子,作為東道的他心裏也感覺很有麵兒。
包間的環境比前廳要好的多,隔音做的特別出色,即便前廳再嘈雜,把包間大門一關便一點都聽不到了。
這兒的格局和布置在他這個經常泡飯店的人來看也稱得上雅致。
至於這家新店的口味如何?嗬嗬。
“老板,你們家的螃蟹哪兒進的?怎麼這個時節就這麼肥了?”
有的客人對東海一家肥的離譜的海鮮很感興趣。
“這個可就屬於商業機密了啊。”老韓麵對客人好奇的詢問,打著哈哈。
“老板,你們家預定電話能不能再加幾部啊?我這兒打了半個多小時才打進來是。”
有的客人則是抱怨訂桌電話難打。
“哎呀,真對不住,我們一定改進。”老韓自然從善如流,至於加不加,那是以後的事情。
不管是老韓還是小韓,倆人都是低估了濱海日報那篇報道的威力。
按照韓俊的預計,在文章出來之後至少得有個緩衝期,真正的高峰應該會在周末到來,可爺倆誰也沒有想到,開業第二天的晚餐點兒就迎來了第一波高峰。
而且,這火爆的勢頭從那天開始就一直沒有消退的意思。連帶著周四午餐點兒都有人慕名而來。
店裏生意火爆卻苦了店裏的服務員。
本來店裏有六個服務員,老韓覺得自家店的規模六個人足夠了,但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生意會火成這樣,六個人一到了上客的時間,就跟穿梭在花叢中的小蜜蜂一樣,一刻都停不下來。
是以,招聘服務員必須立刻提上日程了……
——
一天下來,當老韓三口人回到家的時候,已經馬上夜裏十二點了。
盡管疲憊不堪,但老韓夫婦臉上的笑容卻從未間斷。
“兒子,知道今天營業額有多少?”林芳喜滋滋地對兒子說道。她今天也是忙壞了,但看著店裏顧客盈門,猜也差不多營業額喜人,而當晚上送走了最後一波客人清點營業額的時候她才驚喜地發現,開業第二天居然有三萬多的營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