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你留下(1 / 2)

韓俊在店裏的表現,著實讓兩位老人覺得驚豔。

不是因為他分析的有多好,一個成功的商人,在他的圈子穩固之後,總有一些常人難以企及的信息獲得渠道,韓俊所說的這些東西,換做任何一個行業內的大商,都多多少少可以猜得到。

可問題是韓俊才多大?

席間兩位老人跟韓衛兵溝通的時候也了解到他們家並沒有在政府內部工作的親朋好友。

如果照韓俊所說,他僅僅從外界所透露出來的丁點兒信息中捕捉到房地產行業或能騰飛的訊號,那這份遠見如何不讓他們感到驚才絕豔?

當然,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韓俊十八歲的身體裏,卻有一個從十幾年後回來的靈魂。

原計劃中,兩位老人除了參加葬禮實際上再未有任何關於濱海的投資意向。

原因無他,濱海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沿海的二線城市,其支柱產業不外旅遊和物流,在國內目前也不是一流的。

若要投資旅遊或者利用便捷的物流,深圳豈不是更好?何必退而求其次選擇濱海?即便韓俊說濱海的發展潛力巨大,可這種潛力何時展現卻是未知數。

可這次答謝宴之後,耿玉誠老人覺得或許真的可以在濱海留下點什麼,這跟濱海的發展前景和速度無關,跟政府能否提供更優渥的扶持條件也無關,僅僅是因為,這裏有個讓他很感興趣的小朋友,還有……一些不足以為外人道的原因。

常漢文家所經營的項目單一,在國內的投資其實尚未起步,可耿玉誠不同,他所一手創立的三和集團雖然以輕工電子類產品起家,但目前所涉獵的行業眾多,已經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但在“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理念支持下,家中的考察團隊已經奔赴各地,在資金與精力允許的前提下,尋求更為寬廣的發展之路。

適當與適時的產業延伸和轉型,進入多元化經營與發展,是一家企業可以長久存在與發展的必要“安保”措施。

道理很簡單,輕工業與全球經濟環境關聯密切,一旦國際經濟環境稍顯惡劣,輕工業所受到的影響就很快體現出來,訂單減少,成本增加等一些列連鎖反應就會接踵而來。若是在此期間,我擁有另外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那麼我麵對惡劣經濟環境的抗壓力必然會遠遠大於其他競爭對手。

在三和集團智囊團經過長時間調研之後發現,國內房產商品化改革,是跟國際接軌的一個明顯訊號,參考RB的地產發展史,他們預計內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其發展前景異常巨大。同時因為內地的政治經濟政策,必然會讓內地的房地產行業迥異於其他國家,會在一個相對封閉和穩定的環境中穩步增長,比起RB地產泡沫崩潰的風險,內地則有強大的政府支撐,其安全性更高。

這也是他們會選擇投資地產業的最重要原因。

但就是這個在集團智囊團經過長時間調研而得出的結論,卻被一個剛滿十八歲的高中畢業生,通過生活中所觀察到的細微改變就看出來了?

或許他想的沒有智囊團的那幫高材生全麵和長遠,但這份見識就遠超其他同齡人。

耿老倒是起了愛才之心,奈何韓俊年紀太小了點兒,大學都還沒上,讓他放棄學業加入三和如同兒戲……

——

王朝大酒店,濱海為數不多的幾個五星級酒店之一。

二十三層的套房裏,一老一少正對坐飲茶。

“晨曦,若是在濱海選擇一個投資項目,你有什麼建議?”耿玉誠問孫女道。

“爺爺,您不會真的想在濱海投資吧?這裏……怎麼說,比京城、滬市、深市差的都太遠了啊。”耿晨曦如實道:“不過,您若已經決定,那在這裏就不能選地產行業了,一個二線城市,它的發展速度不可能跟上京滬,就算準入難度小一點,也不是個好的選擇,如果一定要在這裏投資的話,最好選擇我們現有產業,就當是擴大內地市場的前站。”

耿玉誠笑笑,晨曦的想法跟他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