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1 / 2)

常春藤聯盟的名校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很高的名望,不僅僅是因為教育理念和師資的強大。最讓人稱道或者說羨慕的,則是它強悍的校友聯盟。

不能說每個名校的學生都能站在社會的頂尖,卻絕對不可能出現常春藤學院畢業的學生在市場賣豬肉這種烏龍事件。而那些優秀的畢業生,不管放在哪兒都是屬於“精英”的那一小搓人。

而這就是“圈子”。

一個人的能量有限,但加上圈子所提供的“加持”,這種能量就會成幾何級增長。

幸運的是,耿晨曦就有一個這樣的圈子,校友圈。

至於她們之間是如何聯係的,耿晨曦沒有細說,韓俊也不清楚,但耿晨曦告訴韓俊,自己通過校友的介紹,知道了一個微處理器芯片研發的大拿,阿爾文-柯林斯基,是一個徳裔美國人,現年四十多歲是,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曾經在英特爾擔任過高級工程師,但於一個月前從英特爾離職,不知道是他準備獨立創業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目前正在休假。

韓俊最初覺得這是好事,如果耿晨曦有能力招攬到這樣高端的技術人才,對晨曦科技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即便沒有辦法招攬,通過她的一些關係尋求其短期幫助,在他的協助下將第一代MP3產品的芯片搞出來提前產品問世速度也能接受。

耿晨曦也是這麼認為的。她甚至想到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就是直接跟他購買已經成熟的芯片技術。

最初的時候,她跟韓俊提了兩個關於芯片的解決方案,有一種是跟國外購買,但韓俊擔心會受製於人,耿晨曦再三思量之後也覺得有這種可能。

但放在柯林斯基這塊卻不見得是個問題。首先他是自由人,如果他打算自行創業的話,那肯定很難招攬,但同樣的這種人一般都缺錢。而耿晨曦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購買一套完整的技術理論,稍加改動之後首先滿足第一代產品需要,就不會存在被人卡脖子的問題了。其次,如果他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離職,耿晨曦也必然會嚐試著將其招攬到麾下。

一切,都以盡快讓第一代MP3產品問世為第一要務。

想法是好的,但這個家夥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個星期前聽說他在埃及,這會兒似乎人在西歐的某個國家遊玩。

獨行俠的遊走模式,讓耿晨曦想約見他都很是麻煩。

有道是精誠所至,通過多方輾轉聯係,耿晨曦終於通過郵件聯係上了柯林斯基,鑒於晨曦科技的求賢若渴的態度和耿晨曦的誠意,柯林斯基在估算了自己的行程之後告訴耿晨曦大約在十二月中上旬的時候,他會去英國倫敦見一個老朋友,屆時他們可以在倫敦見一麵,談談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年底我們一起去英國吧。”

當看著耿晨曦給自己發來的這條信息之後,韓俊真的是有點兒猶豫了。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倒不是說四處東遊西逛就比看書要好,其意指的是見多才能識廣。

兩輩子加起來都出過國的韓俊第一時間是有些心動的。

可這種事情,自己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如何招攬人才,這並不是現在韓俊的專長。感覺即便自己去了,旅遊的成分也會大於協助耿晨曦。難不成要自己順便做個代購?

想要拒絕,但耿晨曦卻說,想要說服柯林斯基,第一代產品的實際倡導人韓俊是必須要在場的。在技術層麵韓俊雖然懂的不多,可是設計理念和外觀以及功能則全是由韓俊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