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音科技的人員招募進展的十分順利,在摩音上市之初就一直配合宣傳,不僅晨曦科技的聲名在外,眾音網同樣被國人所熟知。
能加入這樣的一家公司,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除了韓俊所期待的高端技術人才實在太難找之外,其他崗位的招聘往往會出現“百裏挑一”的情況。
而直到這個時候,沒事就去韓俊公司“喝茶”的老韓才直到兒子的這家公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公司的進展順利,做老板的心情自然不錯。而讓他心情更好的,則是跟京文的合作經過媒體的宣傳和網上風向標的造勢,讓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兩家公司的合作上來。
在國內,網站提供音樂下載服務是否屬於侵權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甚至很多人都並不覺得這是一種侵權行為。
早在家用電腦剛剛普及的時候,鋪天蓋地的盜版軟件就充斥在軟件市場,讓網民隱隱形成了一種“有免費的為何要花錢”的畸形理念,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開始,特別是有免費用的情況下,誰還會花錢去買正版?
同理,音樂也是如此。
以往聽歌大家都買CD和磁帶,但是國內正版發行的價格高,而盜版在品質上並不會比正版低多少,且沒有法律條文來規範,市場也沒有一個對消費者的正確引導,所造成的局麵就是,隻要盜版的別太次,聽啥版的根本無所謂。
是以,國內的唱片公司在發行磁帶、CD這一塊的收入遠遠比不了國外的唱片公司,他們賺錢的門路多轉移為旗下藝人接的廣告、代言、影視劇等等。
而當網站提供音樂下載服務、MP3又出現之後,傳統CD和磁帶的銷量自然也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網民們都去網站下歌了,買那玩意幹啥?還浪費錢。
至於網站有沒有音樂的版權,網民才不會在意這些事情。
眾音跟京文的合作,很多網友實際上是不以為然的,合不合作也就那麼回事,影響不大。就算不合作,眾音提供下載服務還有錯了不成?
可以有人覺得一家音樂門戶網站跟唱片公司合作,至少在提供該公司旗下藝人的歌曲下載時不需要擔心所謂的“版權”問題。
哪怕現在所有的網站根本不在乎這個,但眾音做在了前麵,隱隱傳達給公眾一個訊號,那就是——眾音的下載是合法的。
風向標也及時跟上挑起熱議。
“眾音腦子進水了嗎?跟唱片公司合作?”
“感覺眾音多此一舉。”
“京文的歌手……好像沒什麼太好的歌吧?”
這些主題貼,都是大江授意下發的“黑”貼。
“眾音此舉意義甚大,版權的問題最終都會擺到桌麵上。”
“眾音才是聰明人,這樣做絕對沒有後患。”
“京文是個開始,接下來又會是誰?”
類似這些的則是“紅”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