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衛士應聲而入,肅立的眾將麵色微變,儒者也猛吃一驚。聽不懂蒙語,男女本能回望。如狼似虎的怯薛軍士一擁而上,將不知所措的小將高高架起,不由分說往外拖。
地板哢哢作響,仙兒頭如搗蔥,“請大汗開恩,周將軍一片忠心,他並非故意違逆旨意……”淚如雨下,“望大汗收回成命,容奴婢好生勸說……”
“尊貴的大汗,請聽末將最後一言,再殺不遲……”醒悟的周文龍拚命掙紮,“待末將先說明理由,不分青紅皂白處斬來使,傳出去也有損我大蒙古國的威嚴。世人必會認為大汗沒有海納之心,豈會真心歸附?”
“大汗,周將軍所言頗有道理……”著急的儒者幹脆自己充當翻譯,快速將年輕小將的辯解之詞一字不差複述,“且聽聽辯詞,說得有理,再做論處,一派胡言斬也不遲?”
“拖回來——”招招手,鐵木真麵無表情,粗獷的嗓音震得金悵簌簌直響,“若敢胡言亂語,必將遭受長生天的生不如死懲罰!”
護衛去而複返,扔下小將,悄無聲息退出帳外。眾將麵麵相覷,目光齊齊投向一臉淡然的儒者,哲別更著急,衝儒者暗暗努嘴,以示詢問。微微頷首,儒者暗自做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氣定神閑靜聽小將辯解。
撣去灰塵,跪下的周文龍不卑不亢開言,“久聞大汗胸襟遼闊,海納百川之心世人皆知,請聽末將最後一言,之後任大汗處置……”偷窺凜然生威的大汗,心裏直打鼓,“末將身為南宋軍人,此次千裏迢迢護送公主出使大蒙古國,本為友好往來,也曾獻上一份大禮,將擒獲的金國主帥拱手相讓。即便兩軍交戰,也不斬來使,何況大蒙古國與南宋並非敵對方?”
儒者做同聲翻譯,眼神漸漸變得明亮。大腿微微發顫,額頭滲出汗珠,太過於緊張,小將毫無所覺,“末將非大蒙古國臣民,出於道義配合貴方作戰,也非貴軍戰俘。中原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一身不侍二主,如果大汗執意而為,末將毫無怨言,但死也不會信服大汗的聖裁。”
委婉翻譯,儒者暗暗擺頭,眾將聽得一頭霧水,相互眨巴眼睛,哲別走出人群,“求大汗給周將軍一個機會,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孤身突破重圍,證明謀略過人,在千軍萬馬中僅憑一己之力生擒金國主帥,萬夫不當之勇不言而喻,如此有勇有謀之人,殺掉似乎太可惜?”
不由得多看一眼,鐵木真哈哈大笑,“賜你無罪,朕隻是想看看膽量如何,有膽,有謀,有驍勇之氣,也有一副好口才……”爽朗的笑聲消融了殺氣,眾人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但馬上又被懸起,“給你最後一個機會,願不願意歸附我大蒙古國?”
儒者快速翻譯,衝小將暗暗點頭。冷汗簌下,沉思片刻,周文龍做最後的辯解,“素聞大汗以德服人,並非僅憑武力,末將可以暫時歸附,但……”瞅瞅不住搖頭的儒者,微微擺頭以示答複,“有一個條件,請大汗恩準!”
聽完儒者的翻譯,鐵木真不怒反笑,“中原人果真忠心耿耿,難怪金國屢屢折兵損將,說!”
“如得聞南宋朝廷傳詔,望大汗恩準末將回國效命,另外也希望擇日親自送公主回中原……”一句話說完,小將已汗如雨下,默默擦汗,“末將會信守承諾自行返回,心無旁騖追隨大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大汗,仙兒願意留在大蒙古國,陪周將軍衝鋒陷陣,為大汗效命……”一臉焦急,仙兒高聲解釋,“如今兵荒馬亂,如果勞煩貴軍護送,於心不忍,但讓周將軍獨自相送,路上萬一出現差錯……”臉上閃現一絲羞澀,“仙兒更於心不安,自古忠孝不兩全,想必父王也會原諒。”
暗自著急,周文龍一時啞口無言。
靜靜聽完翻譯,淡淡一笑,鐵木真揚揚手,“朕準許你們的請求,但也有一個條件,周將軍至少要跟哲別千戶長打個平手,否則隻能無條件歸順。至於公主,你挑選在場的任意一名蒙古勇士比賽,贏則留下,輸了回國。朕賜予你們一項特權,你們有權決定比賽方式。”
微笑的儒者淡淡解惑,男女無奈同時站起,“謝大汗!”
草原一片清涼,明亮的月光鋪滿大地,熊熊的篝火早已燃起。怯薛軍將士井然有序圍觀,呐喊一陣高過一陣,“尊敬的大汗,您的威嚴遍及四海,所有敢於抵抗的異族都會臣服在您的腳下,青草覆蓋的地方必將成為大汗您的牧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