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裏頭一直有人提議禁止這玩意兒,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人願意違背自然的法理,做這種傷害人之本性的事情。做過這種手術的男人可以把自己的弄得非常美豔,就是在女人麵前,仍舊不會覺得遜色。泰王的地位非常高,但是他看起來一點都不慈祥,他生的公主也都不漂亮。在泰國,你隨處都能看到佛教的影子。可就是在這個地方,充斥著大量的犯罪團夥。泰國男人給人的印象一般是這樣的,穿著花步衫,脖子上戴著金鏈子,腳上穿著拖鞋,手裏拿著槍械或者刀子。在泰國許多人都保留著吸毒的好習慣,按說身在佛國,從小受佛法浸染,怎麼會感到精神空虛呢?孔子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泰國人則不是這樣的,在泰國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鬼故事。
在許多中國的農村,儒學的根基相對薄弱,那裏的人們就像是生活在《聊齋》裏。在哪裏許多婦人都聲稱自己夜裏見到過花花綠綠的小鬼,許多男人聲稱自己在趕集回來的路上見到某位已經死去的人的背影,有人聲稱自己見過龍抓人。不要以為見到過鬼是什麼福利,沒有見過鬼的人魂厚,動不動就看見過鬼的人魂薄。在中國的農村,有的地方風氣正,男人像牛一樣勞動,女人做家務、生小孩。到了該祭神的時候就祭神,到了該耕種的時候就耕種,一年四季沒有閑暇的時候。有的地方風氣不正,男人dubo,女人偷漢,把祭神和耕種的事都荒廢了。
整個村子都彌漫著一種頹廢的氣息,這個時候就有人送了毒品進來。印度當年就是佛國,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有種姓之間的隔離,印度人非常不愛幹淨。佛教在中國被發揚光大了,每一個時代都能湧現出一批高僧,但是在這個國家佛教從來沒有占據主導地位。的確在個別時候,皇帝篤信佛教,但是他的信不是正信,而是迷信。在中國掌管地獄的人叫閻羅王,在閻羅王審案的大殿之上懸掛著一副對聯,上聯:有心行善雖善不賞,下聯:無心作惡雖惡不罰。大意是你如果懷著想要從中獲益的念頭去行善,你是不會得到回報的。你如果沒有作惡的念頭,即便是不小心對人造成傷害,你也不會受罰。什麼是正信呢?就是要釋迦牟尼說的法,不追求虛名,不追求物欲的滿足,有慈悲心,弘揚釋迦牟尼所說的法,在求得自身解脫的同時致力於造福眾生。
何為迷信?根本不知道釋迦摩尼說了什麼,一門心思要跟佛陀做交易,花費大量的財富去蓄養僧眾、修建寺塔,用黃金鑄造佛像,把百姓搞得非常的貧窮。和尚們作用大量的財富,這些人在寺廟裏養女人、打麻將、酗酒,和尚們與上層社會保留著密切往來,百姓恨不得自己燒了貢獻給佛祖。迷信的佛教戕害眾生,讓國家呈現出一片頹敗的景象。如果僧人沒有聚斂財富的想法,如果上流社會不追求物欲的享受,百姓的負擔就會很輕,國家自然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果你以為泰國的僧人素質很高。那就完全錯了。許多報紙把中國遊客描繪的十分不堪,凡是中國客人經過的地方都會變成垃圾場,中國人不守規矩是出了名的,這些人像是頑童一樣,他們在哪裏出沒,那裏的人們就會變得憂心忡忡。泰國的寺廟不一定掌握在僧人的手裏,在泰國寺廟也是可以當生意做得。你開一個廟招攬過客,大量的人來這裏磕頭燒香、捐款,這些遊客自以為把錢給了神靈,其實神靈怎麼能收你的錢呢?他拿著你的錢也沒辦法花。
對於神靈來說錢財是沒有意義的,人把財物捐獻給神,就好比狗捧著一坨屎給你,在狗的眼裏,屎簡直是一種美味。可在你的眼裏,屎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在神靈的嚴重錢財都死臭腐的東西,他唯恐避之不及,怎麼會接受你的饋贈為你辦事呢?泰國人經營寺廟生意,說明這個所謂的佛國,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看一個地方是不是佛國,主要不是看它有多少佛塔,有多少僧眾,而要看這些地方的人是不是真正信仰釋迦牟尼所說的法。如果僅僅是在磕頭、丟錢,你是永遠沒有辦法解脫的。
中國遊客來到泰國,瞻仰泰國的寺廟,他們看佛像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籠子裏的野獸一樣,其中也有一些人會下意識的雙手合十念一句佛。為了能夠在壁畫中體現佛法的要義,夏涼明月隻要一有時間就在讀佛經,因為泰國人做事不像日本人那麼緊湊,夏涼明月就給個星期都給自己安排三天假。在這期間她會到其它寺廟遊覽,特別留神觀察它們的壁畫。她跟部分僧人有過一些交流,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按說出家的僧人不能用眼睛直視女眾,可這裏的僧人似乎沒有這樣的規矩,後來她才知道原來這裏的僧人與日本的僧人一樣,這些不但娶妻生子,每逢到了節假日都有興趣到風月場所去體驗高檔服務。知道這些之後再去廟裏,發現廟裏的一切似乎都沾染了世俗的顏色。
在曼穀有一個寺廟非常有名,這裏蓄養了許多隻老虎,可以說老虎與這個寺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家寺院的大門被做成虎口的形狀。夏涼明月第一次進入虎口的時候就覺得背後寒氣直冒,泰國的寺廟跟中國的寺廟一樣,寺廟都被弄成了旅遊景點,來來往往的人跟佛教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是來廟裏玩兒,在遊客的眼睛裏,寺廟跟迪斯尼樂園沒什麼兩樣。遊客在街上攔住一位當地人,要打聽一個寺廟的所在該怎麼張口呢?或許應該說:“請問某某廟在哪兒?”如果他得到了答案,很可能他就會追問一句,這個廟裏有什麼好玩兒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