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雞犬不寧,夫妻經常吵架,一般都是因為錢的事。如果錢不是問題,生活當中可能真的不會遇到問題了。話反過來說,如果每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用錢解決,這就說明你是個無可救藥的蠢貨。錢好比人的血液,維持充足的穩定的現金流,可以讓一個人生活的很好。因此,你不能每次遇到問題就放血,血放的多了,你就貧血,這樣你距離倒黴的日子就不遠了。錢對於個人,就像是軍隊對於國家一樣。你不能遇到什麼事就動用軍隊去解決,你老動用軍隊解決問題,你的國家一定會出問題。晚清時候,有人問皇帝說:“你擔心不擔心老百姓起來推倒大清?”對方說:“不擔心,咱有軍隊。”的確,玩兒暴力,百姓是玩兒不過軍人的。
這件事需要做一個推演,如果百姓們不能夠安居樂業,百姓們就會怨聲載道,百姓抱怨不斷,社會上就會流言四起,社會就陷入動蕩。這種動蕩不安的氣氛一定會對經濟造成負麵影響從讓事情不斷走向惡化,沒有穩定的經濟,就沒有了穩定的稅收,沒有穩定的稅收,公職人員的薪水也許不能正常發放。繼續惡化可能導致軍餉都沒辦法按時足額的發放,如果是這樣,軍隊倒戈也不是沒有可能。人應該盡量避免用錢解決問題,比方說你開了一家工廠,如果工廠遇到的所有問題你都用錢去解決,你還怎麼賺錢呢?錢能夠給家庭帶來穩定,但是錢帶來的穩定是不可靠的,因為稍微家裏出一點經濟問題,家庭會立刻被掀翻。要想家庭穩定,沒有家規,沒有祖製是百姓的。家規也好、祖製也罷,可以隨著世事變遷做一個變革,但把它們取消是錯誤的。
設想一下,如果有一戶人家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規矩可守,是百年光景裏能夠因循祖製,這樣的人家一定是很興旺的家庭。凡是那些大人小孩都不守規矩,也不知道有什麼規矩需要遵守,更沒有聽說過祖製,這樣的家庭不能說一定衰落,但他一定沒有什麼內涵的。其實每個人都是很久以前原始人的後代,為什麼有的人感覺自己身後有非常深厚的曆史和傳統,而有的人則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呢?這種不同就在於有的人選擇了傳承,有的人選擇了忘卻。中國人常常說不能忘本,人死了也要落葉歸根。這個本是什麼?這個根是什麼。日本人對於自己的傳統是非常珍視的,人不應該被傳統弄得僵化,如果背棄了傳統,那是非常錯誤的。
喇嘛在那裏胡思亂想,這個時候男主人嘴裏吐出來一口濃煙,然後吐一口痰,咧開嘴露出黃橙橙黏糊糊的牙齒,一股濃烈的帶有煙草味的臭氣噴出來,嗆的喇嘛差點暈過去。男主人說:“先生,你願意娶我的女兒嗎?”喇嘛被嚇了一跳,說:“我已經年過五旬,娶你的女兒不合適吧!”男主人笑著說:“在我們這裏年齡不是問題,按照我們這裏的風俗,女兒如果嫁不出去,就先考慮嫁給她的兄弟,如果沒有兄弟,就直接嫁給父親。我是受過文明熏陶的人,不想娶自己的女兒,如果你能幫我這個忙,就算我沒有白救你。”喇嘛說:“我是出家人,不能娶令嬡,實在抱歉。”男主人冷笑著說:“你們這些戴紅帽子的喇嘛是可以娶妻的,別當老子不知道。”
一句話噎的喇嘛說不出話來了,心中暗自吃驚,這廝怎麼什麼都曉得?嘴上卻說:“老兄你真是見多識廣,貧僧佩服。”男主人冷笑著說:“等我把事情說完了你會更佩服我的。”男主人吐了一口痰接著說:“在你昏迷的這段時間,我已經讓我女兒跟你做了苟且之事,你如果不負責,我就讓你離不開普吉島。”一聽到普吉島三個字,喇嘛感覺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都說這地方風景如畫,怎麼生活著一個黑人原始部落。男主人惡狠狠地捏住了喇嘛的脖子,說:“要不是老子熱尿把你澆醒,你現在早就死了,這門婚事你是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喇嘛說:“我與令嬡沒有感情基礎,她不會幸福的。”沒想到那女子一聽這話立刻說:“不,我會幸福的,你放心吧!”這可把喇嘛下了一跳,就這樣男主人把女兒嫁給了喇嘛,沒有舉行任何儀式,直接把他們丟在同一條草席上就算完事了。喇嘛說:“我終究要離開這裏。”女子說:“我願意跟著你走。”喇嘛說:“你的父母能同意嗎?”女子說:“能同意,我與你在一起了,他們的義務就結束了,從這以後我不會再見他們了,這是我們這裏的規矩。”他們搭乘一艘運送海產品的漁船離開普吉島,一路來到海南,登陸之後,女子說:“我喜歡這裏,你走吧!”喇嘛聽了喜得手舞足蹈,說:“你叫我走?”女子說:“你不愛我,跟你在一起我不會幸福。”
海之西一切歸於沉寂,海之東卻顯得不那麼平靜。有些事情中國人應該感到悲哀甚至羞恥,而日本人可以為之感到自豪。中國人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迫於某種壓力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服飾,在中國的曆史上,消失了許多民族服飾和語言文字,但這一次有點不一樣。從前都是支流彙入主流,所以主流的東西一脈相承。可隨著漢民族越來越萎靡、越來越懦弱,雖然人數幾倍於對手不止,卻被對方打的丟盔棄甲、望風逃竄,不僅丟掉了中國人的主流服飾,他們的腦袋也被牢牢的禁錮起來。掌握權力的人不喜歡在野人士有相對獨立的想法,不喜歡他們對朝廷采取不合作的態度,他們很喜歡這些人爭先恐後的來求官府賜予官職,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官府不斷像民間滲透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