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小牧一邊吞雲吐霧,一邊說著一些安慰的鬼話,佳子感到非常的溫暖。助教先生因為忙著整理自己的筆記、論文,所以一直沒有抽出時間去看望佳子。島津小牧的示威行動沒有奏效,他想出了第二招,他帶著佳子去距離他公寓很近的地方遊玩,佳子難免有些觸景傷情,已經逾期幾天了,助教先生還沒有回來,難道當初的承諾煙消雲散了嗎?這一計不能長期使用,起初島津小牧是這樣想的,但是他想多了,他的這一計謀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佳子決心要徹底與助教先生斷絕關係了。
在決心要下還沒有下的時候,他們有一次出現在公寓周圍,忽然助教先生出現在他們的視線裏,助教先生披著灰色的風衣,脖子上掛著白色圍巾,一個人坐在早餐店吃早餐,他甚至沒有和服務員攀談幾句,吃完早餐就上去了。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人陪他,他為什麼沒有來找女友呢?佳子心下感到有些納悶,猛的想起了最近的新聞,她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或許她已經永遠的失去自己的男友了。不是因為你看透了他,他沒有犯什麼錯,至少沒有這方麵的證據。即使不能走到一起,她仍然希望能跟對方做朋友。島津小牧不容她有這樣的猶豫,摟住她的肩膀說:“咱們走吧!”
這一幕卻被樓上的助教先生看在眼裏,他像是被雷擊中一樣,佳子說:“你走吧!我想去看看他。”島津小牧瞬間有一個世界即將毀滅的感覺,他用盡可能柔和的語氣說:“沒這個必要,咱們回。”佳子說:“你請吧!”說完轉身就往公寓裏走,這個時候島津小牧立刻擋在她前麵,說:“我看咱們還是回吧!”佳子瞬間生出了怒火,說:“你這是幹什麼?我要進去見一個人,不行嗎?”島津小牧說:“作為你的男朋友,我必須製止這樣的行為,這樣不好,他是個壞人,你不能去見他。”
佳子說:“你認識他嗎?你跟他聊過嗎?憑什麼這樣說他?”島津小牧平在培訓員工時動不動就拳腳相向,這次也是出於下意識的反應,竟然一記耳光打在了佳子的臉上,看到這一幕助教先生立刻衝下來。佳子被一下子打蒙了,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島津小牧訓練員工的經驗非常的豐富,有一種心理疾病叫做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話說某一年斯德哥爾摩市發生了規模空前的綁架案,許多女性遭到了綁架,警方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才破案,劫匪被逮捕,人質被解救,本來這是個極大歡喜的結局。然而意外發生了,許多被警方視為受害者的女性並不認為警方是在解救她們,她們花錢雇傭律師幫助劫匪打官司,這件事引起了學界的許多討論,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個詞由此形成。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說的是這樣一種現象,你恨一個人,如果恨的時間長了,你就忘記了你為什麼會恨他,而這個人卻填滿了你過往的經曆,你會以為這個人對你非常的重要,甚至你有可能會愛上他。中國人這個群落的形成就非常有意思,許多人在一起圍繞一些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後爆發肢體衝突,這一衝突就持續了很長時間,時間長了大家就會忘記為什麼要這樣彼此傷害,甚至對自己身上發生的其巨大變化渾然不覺,你和某人長時間的接觸,慢慢的他就會對你產生巨大的影響,你們就變成了一類人。
或者應該這樣說,長時間的親密接觸,會讓你們之間的共同點不斷放大,而不同點不斷縮小。島津小牧想要馴服佳子,這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你想從思想上控製一個人,這件事必須在封閉的情況下進行,一旦環境是開放的,你就不再有那種魔力。助教先生一把將佳子抓過來,佳子卻把助教先生甩開了,她遠遠的站著,一臉茫然。島津小牧得意洋洋的說:“看到了嗎?她愛的人是我。”助教先生說:“佳子女士,就算我們不再是男女朋友,我至少還是你的一般朋友吧!”
佳子非常的惱火,說:“既然回來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助教先生說:“我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堆筆記和論文,我想我的花費時間來整理一下,好在你已經不在意這些了,對吧!”佳子看對方的語氣當中帶著挖苦,她說:“對,我一點都不在意你這樣做。”然而她的眼睛裏卻閃著淚花,助教先生轉而對島津小牧說:“這位先生,你應該知道打人是不對的,特別是打自己心愛的女人更是令人發指。”
島津小牧說:“佳子,我們走!”助教先生說:“慢著,你今天必須向她道歉。”島津小牧一聽這個立刻火冒三丈,照著對方的鼻子就是一拳,助教先生的鼻子立刻開始流血,島津小牧摟著佳子的肩膀就要走,作為一個日本男人,這樣的事情是決不能容忍的。助教先生撲上來跟島津小牧扭打在一起,佳子當時覺得萬分尷尬,許多時候女人喜歡看男人為了她爭風吃醋。不過這對佳子來說有點難堪,一個皇室千金,竟然讓兩位男人打起來,雖然合情合理,可她總覺得哪裏有問題。
助教先生畢竟是書生一個,島津小牧則是個闖江湖的,二者對決、高下立判。助教先生被打的滿地找牙,最後倒在血泊中爬不起來,島津小牧一把抓住佳子的手腕,佳子心裏一很怕,隻好跟著他走了。警察趕來的時候,助教先生已經昏迷不醒,在警察和一些社會人士的幫助下,助教先生被送到了醫院,這件事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生,自然被媒體爭相報道,他們找不到佳子和島津小牧,就跑到醫院來采訪助教先生。助教先生被打折三根肋骨,沒辦法接受采訪,這讓記者們很受傷,不要緊,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各自去杜撰采訪稿。敢操刀這種稿件的自然都是些非常老練的記者,他們首先對助教先生的受教育背景和性格進行了分析,然後根據他的身份來設計他的發言,稿件一篇賽過一篇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