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英子在組閣的過程中重用了三種人,她把經濟部門交給商人們去掌握,把安全、防務部門交給了軍人,把財務、民事部門交給了一些激進的學者。井上純美被免除了諜報組織負責人的職務,她被派去中國當大使,田倉真玉被調回國內,被任命為莊仁親王後援會的負責人,兼任教務部尚書。井上純美跟秋筱宮的關係一直比較好,本來以為自己可以順應著秋筱宮勢力的增長而獲益,沒想到被派去中國工作,她的心情糟透了。
本想辭去新職務,後來一想這樣做似乎不明智。在離開日本之前,她先來到唐招提寺,在鑒真大師的雕像前行三拜九叩大禮,然後說:“大師,我要被派去你的祖國履職了,我知道貴國的人們特別憎恨我們日本人,希望你能夠給我智慧和耐心,幫助我化解兩個國家之間的仇恨。”當她完成了這次祈禱之後,忽然覺得自己的信心增加了許多。她沒有乘坐飛機直接去京師,而是一路乘坐輪船飄過去,在泉州登陸,然後一路北上,在揚州碰巧遇見當地人在舉行祭祀鑒真大師的活動。之後她才到京師遞交了國書,其實中日兩國要和好並不是很困難,關鍵是兩個國家的官府有沒有誠意。特別是日本國的外務不能自主,每件事必須首先考慮美國的利益,不得已才在許多方麵與中國對峙。
日本與中國在曆史上多次交手,基本算打了個平手,唐朝白江口之戰、明朝半島之戰,中國贏了。元朝侵日戰爭、甲午海戰,中國輸了。至於最近的這一次戰爭,形勢上是中國贏了,然而這一次能夠取勝,並不是因為中國太厲害,而是因為日本的高層太魯莽,在陸地上已經幾乎把全部資源耗盡的同時,又在海上挑起了戰爭。你挑誰不好,偏去挑美國。日本很快就為自己的瘋狂舉動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隻要是佛門之中舉行的活動,井上純美都要去湊熱鬧。每逢到了日本的傳統節日,她都會開放倭國使館讓大家參觀,還向大家免費發放紀念品,還贈送一些食物。她的這一係列親民舉動,讓許多當地人對日本產生了美好的遐想。
曾記得使者來京師訪問,朱棣說:“貴國是什麼樣子呢?”日本使者作一首詩來回答,最末兩句是:衣冠唐製度,桃李一般春。在日本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日本的影響力,當你來到中國,你會發現日本的影響力真是無處不在。隨處可見的日本電子產品,日本的漫畫說,日本的動漫電影。當然作為日本人,對中國的影視劇還是有一些看法的,你可以拍攝曆史題材的影視劇,可以描繪日本軍人的暴行,但是要盡量合理的去想象當時的曆史場景,一些特別離譜的東西播出來實際上你沒有辦法真正教育那些看電視的人,他們反而把戰爭當成一種娛樂。
對於那些高級指揮官來說,戰爭不過是喝喝茶,在地圖上比劃一下子而已。對於前線的人來說,戰爭就是流血,戰爭就是死亡。當你看到地上散落著的人的四肢,你還能感覺戰爭是個好玩兒的事情嗎?她曾經訪問過許多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這些人大部分已經融入當地社會。對於井上純美的工作成績,田中英子全看在眼裏,她在內閣會議上讚揚了井上純美的工作,說她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麵對田中英子的強悍作風,女權分子也逐漸適應了,為了能夠設計出一套合適的反擊策略,她們真是絞盡腦汁。社長大人在動員會說:“我已經想出了對方保守陣營的策略,她不是強悍嗎?我們要比她更強悍,我們的口號就是女不強天不容。”
這隻是一個非常粗魯的戰鬥規劃,接下來該怎麼去落實呢?她們在研究如何攻擊田中英子的時候想出了一個策略,即說她其實是男人的傀儡,這樣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傀儡,她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證明自己的傀儡,甚至會對男性閣員的計策保持距離,這樣一來她的內閣一定會離心離德,最後走向崩潰。然而她們還沒有來得及實行這一條計策,田中英子就把女社告上了法庭。理由是陰謀控製天皇、嚴重危害日本的安全利益。收到法庭的傳票,女社的社長氣的直跳腳,男人做閣揆尚且請我們去談判,這個女人瘋了嗎?為什麼對我們這麼不友好?田中英子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女社實際上是個非法組織,應該被取締。”女記者說:“你不允許它保護女性的利益嗎?”
田中英子說:“你看見了她保護女性的利益了?”女記者說:“當然。”田中英子說:“它是怎麼保護女性利益的?”女記者說:“它一直在努力讓女性成為皇位繼承人,讓女性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田中英子說:“女性成為皇位繼承人就能讓大家受益嗎?我們都知道天皇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文化符號,是個象征。而真正在經營這個國家的是內閣。我們保守陣營一直在捍衛最基本的人倫觀念,我們希望無論男女都應該和平友好的相處,我們希望所有的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我們努力的改善女性的工作條件,消除職業歧視。而那個所謂的女社做了些什麼呢?她們用極端思想分化每一個家庭,讓夫妻變成仇人,讓社會變成了一個充滿各種噪音的災害現場。請你記住我的話,女社是一個有騙子構成的社團,我們如果真的熱愛生活,想要過上好日子,就應該遠離這些騙子。”
女記者顯然不同意田中英子的觀點,可田中英子的眼神非常有殺傷力,她根本不敢再這位女性閣揆的麵前造次。對於保守陣營的人來說,女性擔任閣揆的確會造成一些不便,她對於歌舞伎町一番的風俗產業雖然充滿同情,但她永遠不會去消費。雖然她不會禁止閣員去消費,但為了跟閣揆保持一致,大家也都減少了去照顧這些生意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