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子和源賴之古跑到門口一看,兩輛汽車撞在了一起,車頭都已經變形,車裏麵流出來很多血。佳子趕緊跑去報警,沒一會兒警車就開了過來,打開車門之後,發現兩位司機都已經過世了,他們被放在擔架上投入車裏拉走了。佳子臉色蒼白,依偎在源賴之古身邊,現場亂糟糟的,天黑之後才算是清理幹淨,汽車恢複通行。門口發生了這樣的事件,會影響福星堂的生意,這也讓佳子感到擔憂,源賴之古把佳子送回秋筱宮,之後回到自己住的公寓休息。夜裏源賴之古做了一個夢,夢見被撞死的兩個人都來找他,聽不清他們再說什麼,總之他們看起來非常的憤怒。
源賴之古被嚇出一身冷汗,半夜裏醒來再也睡不著。看見床頭櫃上擱著半瓶紅酒,於是慢慢的倒了一杯。喝了之後開始犯暈,漸漸的睡了過去。在睡夢中他似乎又見到了這二位仁兄,他們渾身上下沾滿了鮮血,源賴之古被嚇的魂飛天外。明日醒來一看,已經是中午了。他起來之後沒多久,佳子就送了午飯過來,現如今普通百姓的女人都不做飯了,皇室的女人仍舊保留著這個傳統,當然她們不會像家庭主婦一樣天天圍著鍋台轉,而是說她們都要修廚藝課。佳子在廚藝上沒有什麼特別造詣,自從陷入愛河之後,她好像一下子開竅了,廚藝越來越好,在某些情況下,愛情的確可以創造奇跡。源賴之古感到很不意思,有一個人坐在對麵看著你吃飯,有時候就像是有一個人坐在你對麵看著你拉屎一樣別扭。佳子從小學習禮儀,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源賴之古在那裏吃飯,佳子去幫忙打掃一下房間。這讓源賴之古很過意不去,人家金枝玉葉,家裏油瓶倒了都不扶,想不到在這麼什麼都幹。他懷著不安的心情把飯吃完自己去洗餐具,佳子也沒有跑過來搶著洗,而是笑著說:“你一個人在這裏什麼都幹會不會覺得委屈?”源賴之古說:“隻要沒有委屈你就好。”說這話的時候他滿臉通紅,他知道自己實際上已經委屈了人家,佳子說:“你不要想太多,榮華富貴就像浮雲一樣,人隻要廣種福田,結局總會是好的。”
源賴之古說:“謝謝你這樣鼓勵我。”兩個人都不說相愛的事,卻每天朝夕相處,在福星堂,沒有人敢公開詢問兩個人的關係,因為沒有必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丟掉飯碗。為了推廣自己的品牌,福星堂也會舉辦一些公益活動。在一些傳統節日,他們會給兒童發放福利。源賴之古有時候會去一些貧民區義診,也會免費送一些藥物,當然他送的藥物數量一般很少,有人說他太吝嗇,他也不在意,他會對患者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要注意飲食、睡眠。”
佳子一般不會陪著他出去,因為她的身份特殊,隻要出現,立刻就會引來媒體的注意。田中英子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轉移百姓關注焦點的計劃開始實行,從內閣的閣員、國會的議員,再到一些低級官員,大家紛紛往歌舞伎町一番街跑,一時間這裏車水馬龍熱鬧的出奇。他們表現的十分張揚,這當然引起了媒體極大的注意。他們紛紛指責田中英子統馭部下無妨,要求田中英子辭職。田中英子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這些閣員和議員去娛樂場所消費,完全是他們的個人行為,他們沒有觸犯任何法規,作為閣揆不應該去幹涉。田中英子的無疑激怒了女權陣營,她們並不敢挑明了攻擊田中英子,而是采用一種相對委婉的方式進行回應。
在女權分子看來歌舞伎町一番街風俗產業的繁榮是對女性莫大的羞辱,當然她們也反對采取一些激烈的措施來對待風俗業的從業人員,因為這是對女性二次傷害。她們主張不斷的擴大女性在社會上的活動空間,創造條件讓她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才華來施展個人報複,不斷增加女性的薪金,從而讓女性沒有必要再去歌舞伎町謀生。田中英子看著女權陣營的媒體攻擊內閣的文章,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些人到底還是上鉤了,可女權陣營當中也不乏有明白人,比如雅子就一再通過媒體表示,要把關注的焦點牢牢鎖定在皇位繼承人這一問題上。對於她,內閣也不是沒有準備應對方案,不久之後媒體上就公布了雅子和她的新任男友之間的親密合影。
其實照片中的男子並不是雅子的男友,那不過是她花錢雇來的牛郎,這位牛郎今年十九歲,身材高挑、儀表堂堂、皮膚白皙、玉樹臨風。一腦袋金色的秀發,深藍色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他並不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是個繡花枕頭,此人技術一流,而且性情十分溫順,雅子和她在別墅裏一共帶了九天,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瞬間。這本事某國官府為了討好她而送給她的特殊福利,雅子本來很開心。知道國內炸了鍋,她立刻發布了聲明,說:“我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關係。”
保守陣營對於這則新聞自然是不依不饒,女權陣營為了保護雅子,就表示雅子已經離開了皇室,她的一切都與皇室沒有關係,她愛與那個男人玩兒就跟那個男人玩兒,你皇室管得著嗎?這個時候保守陣營的媒體立刻就說:“既然如此希望以後雅子大人以後最好不要發言幹預皇室內部事務。”女權陣營的媒體立刻說:“每一位日本的百姓都可以染指皇室事務。”保守陣營的媒體立刻說:“這麼說你們也承認她正在染指皇室事務,現在正中的告訴你們,皇室事務由宮內廳和國會負責,你一個平頭百姓有什麼可說的呢?百姓可以決定閣揆的去留,卻不能決定皇室的事務,難道你們一直不知道這件事嗎?”這個觀點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