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淘氣包子王大鵬(1 / 2)

前言

李振東和王欣悅大學畢業後就來到省城的一家國企參加了工作,隨後成家,辛辛苦苦地幹了五年。可是這時他們的企業——一個具有50年光榮曆史的國營老廠已經到了“衛生所沒有藥,幹活沒手套,開支沒有號,銀行貸款天天催著要”山窮水盡的地步,終因資不抵債無法繼續經營而宣告破產了。

二〇〇二年六月初已是生機勃勃的夏天,他倆和同事們帶著沉重的心情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曾經灑下他們青春和汗水、熱火朝天的國企。

他們幹夠了人浮於事吃大鍋飯的國企,更不想去私企給人家打工。他們認為去私企每天起早貪黑,像奴隸一樣給人家拚死拚活地幹活、掙那點兒錢也隻夠養家糊口,是永遠富不起來的。思來想去,他們決定還是在家自主創業。

幹什麼呢?經過一番考察,他們發現現在每個家庭基本上就一個孩子,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都很急切。家長們每月用於孩子教育的花費在總支出中占較大比例。而且大部分家長一般都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孩子中午吃飯及課後作業輔導等問題。這樣他們就有這方麵的需求。而這些拖累家長的事兒,就可以由集中午就餐和課後輔導於一體的課後輔導班來做。

在那時,李振東和王欣悅就預知了他們的創業肯定有光明的前景。

李振東和王欣悅一直都認為那幾年他們很趕點,心想的事兒幾乎都順順當當地辦成了。

當年八月初,他們去火車站辦事回來時,發現在中環路與通達大街交彙處幸福家園小區正在出售商品房。他們就在那兒首付8萬多元,又在銀行辦理10萬元的按揭貸款,買下了一套位於一樓的三室一廳總麵積是120平米的樓房。

這套房子最吸引他們眼球的是它位於省城東北角、北部城區最繁華地段,不但交通好,而且旁邊有著名的東風小學。他們買到手後隨即開辦了鵬宇中小學課後輔導班。“鵬宇”是他們寶貝兒子****宇的名字。

那時****宇剛好3周歲,已經在附近的一家幼兒園學習了半年。可自從他們開辦課後輔導班以後,他再也沒有去其他幼兒園去學習了。當時,一般幼兒園每月隻收兩百元,但一年下來花的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他們在家辦輔導班看管別人家孩子的同時,又可以照看自己的孩子,也算是一舉兩得。他們教的質量絲毫不比正規幼兒園差。而且從長遠看,他們辦了輔導班,教學相長,孩子將來上小學或初中他們都能輔導,跟其他家庭的孩子相比這又省下大筆的輔導費。今天看來,他們當初的決策無疑是十分明智的。

但他們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他們每天中午11點半把五十多名小學生接到家裏來吃午餐,吃完飯後再送回學校。下午三點半他們還得把孩子們接回來寫作業並逐個進行檢查和輔導。晚上六點左右送走了小學生,他們又開始輔導十幾個初中生寫作業。

李振東負責檢查和輔導小學語文、英語和初中語文、英語、物理及化學等四門課的作業,王欣悅主要負責檢查和輔導中小學生的數學作業。他們常常顧不得吃晚飯,要認真地檢查完每個學生的作業並針對出現的問題耐心地進行講解,直到孩子們聽會了為止。

周一到周五他們要一口氣忙到晚上九點多,送走了所有的學生,他們才能去休息。一到寒暑假及其他節假日,他們要從早上忙到晚上,一天不停地工作:輔導、批改作業、做午飯、讓孩子們吃午飯、打掃衛生洗餐具,還是輔導、批改作業、打掃衛生…

這樣每天下來他們都會覺得頭昏腦脹,口幹舌燥,身心疲憊。

來他們輔導班學習的孩子大多數就像野馬一樣,比較散漫、懶惰且厭學,學習成績普遍差。他們以滿腔熱情和強烈的責任心對待孩子們,引導和鼓勵他們自覺學習。他們還經常對表現好和進步快的學生進行物質上的獎勵。

一段時間過去了,孩子們都喜歡在這裏學習。家長的眼睛更是亮的,他們普遍認為李振東王欣悅夫婦不但課講得好,而且對孩子認真負責。不論什麼樣的孩子成績都提高得很快,他們的錢真沒白花,把孩子送到鵬宇課後班是最佳的選擇。

為了提高業務水平,他們還先後到省教育學院參加了《教育學》和《心理學》等課程的培訓,並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獲得了高中語文和初中數學的教師資格證書。

彈指一揮間十三年過去了,他們輔導的一些孩子相繼考上重點高中,有的已經上了大學。想到這些,他們多少有一些成就感。但其中一些孩子卻給他們留下了揮抹不去的記憶。

第一章:淘氣的王大鵬

二〇〇二年八月下旬,在李振東和和王欣悅喬遷新居裝修後不久,省城的中小學也都開學了。他們的鵬宇中小學課後輔導班也開始招生了。他們通過發傳單或粘貼廣告宣傳招收了一些小學生。他們大部分都是附近東風小學的學生,而且以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