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林走後,羅斯托夫又重新拿起這快石頭,反複地鑒定,認為這是罕見的高純度石墨礦石標本。是廣泛應用於國防軍工、航空等多領域,工業利用價值極高的戰略資源。尤其石墨純度是鋼鐵工業碳鎂磚質量的關鍵因素,采用碳鎂磚做高爐耐高溫的爐襯,可以提高煉鋼質量和高爐延長壽命。這是重要的信息,所以,羅斯托夫決定迅速去往哈爾濱俄國領事館,通報這一重要情報。
這裏要交代的是,自1931年日本占領東北之後,建立滿洲國以來,沙俄勢力範圍受到製約和萎縮,急轉直下。蘇聯十月革命後,殘留在中國的沙俄一部人員以經商為名,以經營中東鐵路為依托,滯留在我國東北,從事諜報工作,密切監視東北社會變化和日本人的動向。俄國人、日本人及東北軍閥為了各自的國家及集團利益,對各種資源的掠奪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東北社會進入了戰亂紛爭之中,各種利益衝突矛盾錯綜複雜。身處動亂時代的梨樹鎮,早在民國時期吉林政府與俄國商人謝傑斯簽訂《中俄管商合辦梨樹溝、小堿場溝煤礦合同》,謝傑斯強取豪奪、巴結官僚買辦,取得穆棱煤礦經營權。而此時日本人扶持偽滿洲國,進入東北,對俄方的利益有所顧忌,且等待時機予以處置。
羅斯托夫登上去往哈爾濱的火車有些激動和忐忑,雜坐在一節車廂內。車廂內人不是很多,多數是中國人,時而有軍警和日本人在車廂的過道穿行巡視。羅斯托夫具有北高加索人種的相貌特征,著實很紮眼,吸引著國人的眼球。同時,那些軍警和日本人機警目視他幾眼,試圖在他身上尋找到可疑之處。羅斯托夫對投來的各種目光並不在意,他不屑這一切,眼睛始終盯向窗外看風景,將身子貼緊放在座位窗前裝有石墨標本。他很迫切將這塊珍貴的礦石標本交給領事館負責人俄國駐哈使館代辦加裏列夫。
加裏列夫曾是羅斯托夫老師,又是俄國情報機關駐中國東北的負責人,倆人交往甚密。他們清楚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的目的是什麼,更清楚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做好情報搜集,以備現實的威脅和利益予以應對。
火車一路西行,站站停停,車廂內的人均處在昏睡的狀態。盡管羅斯托夫很疲憊,卻沒有一絲的睡意,期待著能夠見到他的老師,還有朝思暮想的戀人瑪麗亞。瑪麗亞是猶太人的後裔,年輕漂亮可人,在秋林公司工作。他們相識在鬆花江畔,在那裏留下了羅斯托夫難以忘懷、童話般的愛情故事。
行駛一夜的火車隨著一鳴長笛,終於緩緩地停靠在了哈爾濱站。羅斯托夫壓低禮帽,將黑色的風衣扣緊,向出站口走去。這時,出站口的軍警及日本憲兵許多,對每一位出站的人員進行盤問和搜身。一名日本憲兵的頭目,向羅斯托夫揮了揮手:“你的,過來!”
羅斯托夫驚愕中,立即恢複了平靜。他很厭倦日本人,抬起高傲的頭顱走過去,坦然自若地從懷裏掏出了俄國護照。日本人沒有來東北的時候,羅斯托夫享有許多出行特權的。自從日本人來了,這種特權已經蕩然無存,心裏很不舒服。這名日本憲兵頭目翻開護照仔細地看,又看了羅斯托夫一眼,示意可以走了。他對日本人這種蠻橫無理的舉動很憎恨,且為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糾纏和麻煩,還是忍了忍心中的憤怒。剛走幾步,日本憲兵的頭目又喝聲道:“你的,回來,把包打開。”
羅斯托夫心想,難道日本人發現了什麼?
日本憲兵的頭目示意身邊的一名日本憲兵打開他的手提包,包內東西被日本憲兵一一掏了出來。包裹礦石標本的布包也被打開,露出了黑亮的礦石。日本憲兵頭目的目光立即緊逼,嚴厲地問:“這是什麼的幹活?”
“這是一塊石頭,撿來的。”羅斯托夫鎮靜地說,並用手比劃,意思告訴日本人,自己喜歡收藏。
日本憲兵頭對這塊黝黑的礦石產生疑惑,向羅斯托夫表明將這塊石頭沒收,否則,連人帶物一起帶走。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心裏暗驚,欲向日本人爭辯,又很快打消了這個想法,聳了聳雙肩,表現出無奈的樣子,悻悻地離開。
羅斯托夫很懊惱地來到俄駐哈爾濱領事館。這是俄式建築坐落在哈市南崗區耀景街22號。始建於1901年,麵積大約3700平方米。在大廳的一側,有個巨大的壁爐,在壁爐上方的牆體上有個梳妝鏡,鏡子的四周非常別致,上麵有一處精細雕琢的木飾,古樸典雅,樓梯是用胡桃木製作的。右側擺放一座鍾,據說是英國女王贈送給慈禧太後,幾經散落民間,被俄國人收藏,放在了這裏。羅斯托夫沿著樓梯向上走去,敲開了加裏列夫辦公室的門。加裏列夫坐在鬆軟的椅子上,剛剛沏的咖啡冒著氣兒,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羅斯托夫突然到來給他帶來驚喜,起身與羅斯托夫擁抱,說:“羅斯托夫同誌,好久沒有見到了,你這次來這裏有什麼情況?”
羅斯托夫唉歎一聲,壓低聲音說:“這次回來,有緊急情報需要向你彙報。
“哦,快快地說。”
羅斯托夫將發現石墨礦藏和被日軍沒收了礦石標本經過敘述了一遍。表情凝重地說:“這次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向你表示歉意!”
聽完了彙報,加裏列夫沉默了許久,手在緩慢地梳理著上翹在嘴巴下邊的胡子,思考著。突然,他停止了手的動作,看了一眼羅斯托夫,表情凝重,呈現不祥的預判:“這塊礦石標本的丟失,會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你回去後,立即選幾名我們的工程師展開實地勘察,不能驚動日本人……走,去吃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