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俠心義膽血染袍(1 / 3)

敵人走了。

張哈、孫鳴山等人走出了密道。

孫鳴山打開煙盒,從底部抽出了一張紙條,遞給王海。

王海打開,上麵書寫著一行字,要求他與21號界碑的聯絡員魏紹武、李福堂取得聯係,密切配合將黨中央派往蘇聯學習的三名同誌(先生)過境。

王海看完後,將紙條遞給了張哈。看了一眼後,張哈對眾人說:“同誌們,我們盡快離開這裏,去往21號界碑。”

此刻,王海已經拿出了電台,向魏紹武、李福堂發電報,通知他們在那裏接應。很快他們回了電。

對此張哈、孫鳴山護送三名去蘇聯學習的三名同誌,連夜去往21號界碑。

此時的梨樹鎮,在木野與特高課密切配合,拉網式偵查,到處設卡,戒備森嚴。熟悉這裏的孫鳴山和張哈,穿叢林,繞山崗,蹚雪地,不知道爬過多少個山頭,終於來到了21號界碑,與魏紹武、李福堂會麵,將三名同誌安全送到了蘇方的一側。

張哈和孫鳴山在魏紹武住處安穩地睡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他們告別了魏紹武、李福堂之後,進入密林,來到了小爐台的地方,這裏有座石廟,石廟的後麵刻著已經模糊的文字。傳說是太上老君在天庭上煉的九顆赤丹,被齊天大聖騙吞了七顆,撞到了八卦爐,氣得太上老君火冒三丈,隻好避開,下凡於此,重新煉製長生不老丹,因此這裏被稱為“小爐台”。傳說歸傳說,自從小鬼子進來,這裏已經不是清淨之地。小鬼子在這裏已經修建了軍事工事。

那麼,張哈和孫鳴山已經完成任務,來這裏幹什麼?

張哈精明著呢!他是想“摟草打兔子”,借道對敵人進行偵查。

就在他們行至到山坳裏,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此處到處是人的白骨,也有部分屍體殘缺,成為了野獸的食物,令人毛骨悚然。他們一看就便知是小鬼子殘害勞工後丟棄的。

遠處的日軍軍事工事前沿陣地全是由水泥澆築的,固若金湯。各種地下工事均在山體底部挖掘,頂部澆灌水泥混凝土,厚度達三米。周圍反坦克戰壕、碉堡、交通壕等,星羅棋布,形成了具有一定縱深的便於平麵立題交叉發揮火力的工事,地上地下渾然一體。

張哈與孫鳴山隱蔽在樹林裏的高地,仔細觀察到眾多的勞工在工事施工地密密麻麻地勞作著,不時有日本憲兵端著槍監督勞工。孫鳴山低聲說:“沒想到小鬼子在這裏秘密建工事。”

“是啊,小鬼子修建工事用了心,是用來防禦蘇聯人,可苦了咱們的中國人。”

孫鳴山問道:“你在看啥呢?”

“我在看這裏的小鬼子有多少兵力。”

“在這裏哪能看清楚,莫不如靠近一點,找到他們的兵營,就知道小鬼子有多少。”

“光看兵營還不行,還得看有什麼樣的武器裝備,這樣,為以後打鬼子做好準備。”

“嗬嗬,真有你的,想得那麼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諺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走,我們靠近點兒!”

他們順勢向山下走去,接著又爬過一個山崗,這回日軍修建的工事的觀察更加的清晰,張哈從兜子裏掏出了筆和紙,緊張地勾勒出日軍兵營所處的位置以及軍事工事草圖。草圖包括碉堡數量、幾條戰壕方向、駐守的兵力、敵人指揮所等軍事設施。

剛畫完,“啪啪”兩聲槍響,這讓兩人緊張起來。張哈心想,難道被敵人發現了?兩人迅速趴在了雪地上,密切注意敵人的動向。

槍聲響過片刻,張哈發現了兩名日本憲兵嘻嘻哈哈向這邊走來。張哈見狀,知道敵人並沒有發現他們,那麼他們往這裏來究竟要做什麼呢?低聲對孫鳴山說:“注意,如果暴露了,就抄家夥!”兩人各自的手緊握著槍,槍口跟隨敵人影子移動。

距離他們近20多米的雪地上,兩名日本並停住了腳步。兩人納悶時候,一名小鬼子喊著:“呦西,大大的好!”加快了腳步,從灌木叢林中拎出一隻被擊中的野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