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時代背景下體育賽事的創新傳播途徑研究(1 / 2)

微時代背景下體育賽事的創新傳播途徑研究

體育社科

作者:謝露誠 麥碧紅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目前體育賽事的舉辦要由政府主導轉向於政府主辦商家承辦的模式,那麼傳播途徑怎樣才能在微時代背景之下創新值得研究。本文指出傳播途徑對於體育賽事的重要性,並闡述了微時代背景下體育賽事穿心傳播途徑的意義和微傳播類型,並重點闡述了體育賽事創新傳播途徑中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 體育賽事 傳播途徑 微傳播 營銷策略

體育賽事其實是屬於一種會展活動,隻是這種“非常見形式”的會展活動在中國國情之下通常受政府主導,因此在其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麵前者體現更明顯。

眾所周知,政府主導之下的體育賽事通常依靠財政資金的支持,但是卻經常投入巨資和耗費人力物力之後僅僅隻是得到幾家當地媒體直播的關注。這樣的體育賽事傳播效應之下,當然也就難以產生預期經濟效益,甚至賽事之後對於場館的後期利用維護反而為政府部門增添負擔。這樣的狀況不但有悖於中央嚴控政府利用財政資金舉辦會展節慶活動的政策,更無法真正實現利用體育賽事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目的。所以,我國體育賽事更應該在商業化運作上創新改革,嚐試由政府主辦商家承辦的模式,這樣才能讓體育賽事作為一種會展活動不但產生社會效益,也同時產生經濟效益。

對於體育賽事由政府主辦商家承辦的模式而言,商家通過體育賽事的承辦期望實現的價值無非有兩點:一是形成廣告效應實現對於企業或其產品以及服務品牌的推廣宣傳;二是作為政府公關手段得到政府在政策或資源上的支持從而獲取更多同行競爭優勢。無論是政府還是商家,要通過體育賽事的舉辦實現預期的目標價值,都必須通過一定的傳播途徑去展開營銷策略,否則體育賽事就會淪落為“閉門造車”或“紙上談兵”最後以“自編自演”到“鮮有人知”的冷淡收場。

由於手機客戶端技術的飛躍發展,“互聯網時代”悄然之中向“微時代”過渡,微媒體逐漸成為眾多網友關注體育賽事更為方便快捷的媒體平台。 所謂微媒體,指的是繼平麵和電波等傳統媒體之後,基於智能終端、網絡傳輸、移動通訊等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媒體形態。利用微媒體創新傳播途徑的方式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單位通過有線或移動互聯網等渠道,采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等終端設備,向指定類型的受眾群體進行微信息傳播,或引導受眾群體相互之間展開微信息傳播。和傳統媒體傳播體育賽事範圍受限並且無法互動交流的缺點相比,微時代背景下體育賽事采取微媒體創新傳播途徑不但媒體和受眾之間可以互動而且受眾之間也可以互動交流,與此同時受眾可以將賽事信息“隨身攜帶”,因此傳播範圍更廣。

微時代背景之下體育賽事的創新傳播途徑中,微媒體的類型通常主要是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手機類媒體。將平板電腦和手機作為信息接收的工具被稱作手機類媒體,當前主要形式表現為手機報、手機電視、微信以及手機QQ等。這種具有接收信息功能的移動工具,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隻要在無線信號覆蓋的地方,觀眾即可有選擇的接收賽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