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滑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探究
體育教育
作者:李文厚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對輪滑教學方法進行簡要介紹,並在分析當前輪滑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其完善對策,以此來為日後輪滑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輪滑教學 教學方法 完善對策
由於輪滑課程在我國興起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從而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輪滑課程的教學質量,掌握輪滑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教學方法進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
一、輪滑教學中教學方法
(一)分段結合法
所謂分段結合法,主要是指在輪滑教學中,對於一些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動作,可以將動作分為幾個階段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對動作進行理解和掌握。由於輪滑運動需要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將身體的多個部位參與其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動作按照部位進行分段,然後在學生充分掌握之後再將所有動作結合到一起。就目前輪滑運動的特點來看,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對輪滑運動的技術要領進行全麵掌握,比如說,屈膝、安全事故處理等,然後再進行輪滑運動的細致動作講解。一方麵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運動技術和要領,另一方麵則可以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傷。
分段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1.在對一個動作進行分段的時候,應該注意每個動作之間的相關性,確保分開的部分容易連接完成,避免出現動作的整體結構被破壞的問題發生;2.讓學生對段落和部分的劃分進行充分掌握,在分段練習過程中,要提高對技術動作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二)強化記憶法
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紮實的掌握,在每一次講解和練習之後,教師都要安排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將所學的動作、要領進行及時複習,這就是所謂的強化記憶法。在輪滑運動學習中,掌握基本動作是非常重要的,隻有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作跡象,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動作有效結合起來。比如說,對輪滑直道滑行動作名稱、方法和要領的總結:蹬地、重心移動、慣性滑行和收腿動作。在做以上動作的時候需要注意,蹬地要有力,重心的移動要及時且到位;慣性滑行時身體務必要保持平衡;收腿動作要協調幹淨;動作方法在基本姿勢的基礎上,配合擺臂動作,完成兩腿交替蹬地,收腿支撐滑行的周期動作。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強化記憶教學法無論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是語言組織,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鍛煉效果。
(三)遊戲教學法
所謂遊戲教學法,主要就是以遊戲的形式,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的同時,對輪滑運動的基礎知識進行全麵係統的了解與掌握,尤其是對於輪滑初學者來說,遊戲教學法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當前輪滑課程的教學中,很多技術和內容都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喪失了對輪滑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采用遊戲教學法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比如說,輪滑接龍遊戲、輪滑接力賽等,將這些遊戲有效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勢必會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而且對培養學生團隊寫作能力和頑強拚搏精神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