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方法
體育教育
作者:王裕林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育尤其是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體育課程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隨之提高。但與此同時,社會環境的改變使得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如今的高校體育課程。如何促進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水平就成為了當前製約體育教育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在分析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以創新教學為理念,深入分析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對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有所啟示。
關鍵詞 高校體育 課堂教學 方法
我國學生的知識積累具有很大的競爭性,但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卻令人堪憂,尤其是進入大學之後,很多學生更是減少了體育鍛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學體育課堂就應該承擔起應有的教育責任。為了提升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水平,使得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就必須對其教學方法進行相關的研究從而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改變,才能從整體上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一、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我國的高校課程中普遍都開設了體育課,並將其分為必修、選修、理論等不同課程。但這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甚至在所開設的課程中,還有很多學生翹課,從而表明了現階段的體育課堂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其開展情況不盡人意。
(一)教學理念落後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倡,體育教育被置於與德智體美相同的地位,其在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曾經頒布過很多相關的促進體育教育發展的條例,但由於在長時間內所形成的教學觀念無法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因此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育並未取得較大的成就。另一方麵,在傳統觀念中,體育一直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因此教師對其不夠重視,課堂教學多是以體能訓練為主,單調乏味,且在整節課中教師都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自主性無法發揮,因此使得教學效果較差。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現階段的體育課程設立方麵,其多以必修及選修相結合的方式來展開。如在大學一年級,多是以理論及必修的形式出現,在理論教學中,由於教學方式單一、僵化,容易使得學生對體育課喪失學習興趣。而到大二之後,隨著專業課程的增加,學生的課業壓力增大,出勤率下降。與此同時,由於大學自身資源的限製,其選修課業多是在室內進行,因此導致整體的選修課水平不高。
(三)課堂教學方式沒有創新性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都是照搬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的讀給學生聽,使得課堂教學十分枯燥。與此同時,為了保證課堂的出勤率,很多體育教師將考勤作為衡量成績的一個標準,這不僅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為了出勤而出勤,從而使得課堂散漫,氣氛不夠活躍,影響了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從現階段的體育課程的開展情況來說,學生在體育課上並不能得到真正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