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研究
競技與訓練
作者:褚三章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近些年各大高校都開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因此高校籃球在教學與訓練等方麵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嚴重製約了高校籃球水平的持續發展,也不利於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因此,本文係統的分析籃球教學與訓練中的問題,並針對此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議,以期促進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高校籃球 教學與訓練 新舉措
籃球運動集競爭性、合作性和交流性於一身,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推崇,是校園體育活動的主體。籃球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使學生得到精神的升華。磨練剛毅品格,增強合作意識等,進而促使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為我們的成功不斷助力。作者從自身實際出發,係統分析高校籃球教學和訓練的不足,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籃球教學與訓練存在的不足
籃球教學的更深層次目的是發展身心,意誌和意識訓練與技能訓練同等重要。一個籃球團隊若沒有頑強的意誌、堅定地信念就很難取得成功;若沒有很好的團隊合作意識自身的技能也很難得到發展。籃球訓練的體製需要靈活多變,僵化的體製會抑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教學模式僵化
現在大部分的高校仍采用教師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僵化教學模式,但其很難適應現如今紛繁變化的社會,顯然已被拋在社會新浪潮之後。大部分籃球教師都是講授基本的動作要領,並讓學生一味的去模仿,通過多次重複試驗進而掌握動作要領。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但是效率比較低下,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課餘時間,也會導致學生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籃球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和知識,更重要是要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聯係,喚起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但此種模式往往與目標相悖,產生了副作用。
(二)訓練方式較為單一
教學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定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往往會較長期的存在於高校之中。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大都千篇一律,從學習基本姿勢、步伐等靜態動作向運球、投籃等動態動作過渡。這種模式雖然體現出了學習的漸進性,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其積極性被嚴重的打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和訓練水平。
二、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
(一)籃球教學方法概述
籃球教學是一種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活動,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學習籃球知識、技術和技能的過程。育人性、認識性、雙邊性、組織性、藝術性是高校籃球教學的主要特征。籃球教學過程要在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按照教學內容劃分,教學方法可以分為:視覺信息的信源、聽覺信息的信源和動覺觸覺和本體感覺信源。
(二)籃球訓練方法概述
個人技術訓練、綜合技術訓練、配合性訓練、對抗性訓練和比賽性訓練是籃球訓練的幾種類型。先進性、針對性、綜合性和共軛性是籃球訓練方法的主要特點。
1.個人技術訓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訓練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升運動的能力和水平,強調動作的結構、質量和運用,主張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實際的應用能力。
2.綜合訓練主要針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合動作,他要求合理的安排個訓練項目,注意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
3.配合性訓練是指兩個及以上的隊員按照一定目的結合,並協同進行訓練,配合時機、位置、方法等多種能力。配合訓練需要長時間的磨合,不能急於求成。
4.攻守對抗訓練是掌握籃球技能的一個主要內容。在攻守訓練中隊員可以轉換攻守角色,體會其中的變化規律,並將訓練經驗應用到實際比賽過程中。
5.比賽性訓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檢測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使學生盡可能快的適應比賽環境和氛圍。在比賽性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所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同時要做好數據統計,以便日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