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球運動員自我效能、歸因模式對逆境應對的影響
運動科學
作者:湯祥明 朱桂林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本研究通過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探究大學生網球運動員自我效能感和歸因方式對運動逆境應對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大學生網球運動員逆境應對方式存在性別差異,男性解決問題應對顯著高於女性,而回避應對顯著低於女性;高自我效能感運動員較低自我效能感運動員解決問題應對顯著偏高,而超越應對顯著偏低。2.歸因方式能顯著影響大學生網球運動員的逆境應對。內部歸因運動員解決問題和處理情緒應對顯著高於外部歸因運動員;運氣歸因運動員超越應對顯著高於努力歸因和情境歸因。
關鍵詞 網球 運動員 自我效能 歸因 逆境應對
在開放式運動項目的競技中,競賽過程的發展往往不會按照既定的路線進行,運動員自身也並非機械性地發揮自己的技戰術水平。運動員都希望能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以最佳的軀體喚醒和認知喚醒進行比賽,然而不斷變化的比賽進程與無法穩定控製的技戰術水平發揮使運動員不得不隨機應變。因此,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應對能力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了其競賽表現。姒剛彥(2006)提出應對能力可通過“對逆境的準備”、“對逆境的承受力”以及“對逆境的應對力”三個維度進行評價[1]。在已形成的某項能力之前必然存在影響其形成的因素。本研究從逆境應對能力前出發,挖掘逆境應對形成的影響因素,探索自下而上的途徑以促進運動員積極的應對。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江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網球專業82名大學生運動員作為調查對象,且所有被試皆參加過校級及以上網球賽事。
(二)問卷測量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采用張建新和Schwarzer等人1995年完成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譯本作為本研究的施測問卷。此次調查問卷的科隆巴赫係數為0.74,具備良好的信效度。
2.歸因方式。采用Lefcourt等編製的《多維-多向歸因量表(MMCS)》中學業成就歸因分量表作為本研究的施測工具。該量表分為能力、努力、情境、運氣四個維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適合大學生使用。
(三)數據分析
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采用相關分析、逐步回歸分析方法,P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性別、自我效能感水平對大學生網球運動員逆境應對的影響
表1顯示:大學生網球運動員的解決問題和回避應對在不同性別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男生使用解決問題應對顯著高於女生,而女生使用回避應對顯著高於男生;不同水平自我效能感運動員在解決問題和超越應對上呈顯著性差異,高水平自我效能感大學生網球運動員使用解決問題顯著多於低水平者,超越應對的使用則顯著低於低水平者;性別和自我效能感在運動員超越應對上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