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式下回歸快樂體育課堂的探究
探索與爭鳴
作者:劉會敏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為了探究中考體育的模式下,開展快樂體育課堂的課堂形式,本文以中國知網上有關中學體育課的相關研究為信息基礎,以義烏市各個中學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際調查分析,以此探究如何回歸體育課堂的真諦,如何使學生主動學,自主學,快樂學,並期望能給一直提倡“陽光體育”“快樂體育”的研究者提供借鑒以及參考。
關鍵詞 快樂體育 中學 體育課
一、選題背景
(一)選題依據
近年來,在“陽光體育”教學模式的大力推動下,社會各界對體育廣泛關注。作為走在中小學“陽光體育”第一線的中小學體育教師,他們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影響了中小學生學齡階段的體育文化活動,而且也會在很長時間內左右學生成年後對體育活動的選擇。但是在中考體育的壓力下,學校體育教育日趨形式化,應試化,教條化,使學生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二)研究意義
在新課標的大力提倡下,在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讓“學”變成快樂學,主動學,健康學,是當前體育教育應該重視的問題,本研究期望能給社會各界帶來深思,也通過實際調查找出影響義烏市學體育課程開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推動中學體育活動多樣開展的途徑與方法,促進中學生的身體體質健康發展,為政府教育部門和體育主管部門製訂中學體育課程形式改革提供客觀的依據。
二、研究內容
(一)學校體育課的形式
目前,義烏市的體育教師基本課堂內容皆為:三大球、跳繩,耐力跑、三級蛙跳、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這基本上是按照中考體育項目進行的課堂設計,學校體育課堂的內容單一,使得體育教師一般都是引導學生在操場進行體育課程教學。同時體育課堂組織形式的應試化,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模式化,固定化。新的課程標準中在要求體育課程適應新時期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同時,“陽光體育”進課堂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學校體育體育課的疲倦度
對於不參加中考的初一學生,多數體育老師所謂的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讓學生自由活動,而對於參加中考項目的初二初三學生,體育課堂基本上是耐力跑、熱身操、素質訓練,這樣單調枯燥的訓練,抹殺了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同時學校獎勵製度在文字科目和體育課程的區別對待,以及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師和其他文字科目教師的不同態度也使得體育教師感到疲倦。
進入中學後的應試體育教學從嚴,從難,從苦,無趣行很容易引起中學生反感,這為體育教師的正常教學帶來很的困難;加上社會環境對學校體育教師的不公正評價,認為體育教師的地位低於其他文字科目教師,也使得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對於體育教師和體育課堂的態度趨於散漫,這也是目前體育教師所麵臨的共同遭遇。
(三)體育課堂上師生互動減少
體育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減少。新世紀的學校體育課程總體思路一是堅持課標指導,結合學情,精選課程內容;二是按照必選、限選與自選相結合,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尊重差異性與選擇性;三是建立考評標準,強化體育教學育人、健身、運動技能發展的功能,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所以體育教師既要把握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中也要注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導地位。達到師生共練,師生共學,師生共樂的效果。師生在體育課堂的互動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