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育遊戲對專科類院校學生50米成績影響研究(1 / 1)

體育遊戲對專科類院校學生50米成績影響研究

探索與爭鳴

作者:劉萍萍 楊海鵬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對80名大專學生進行為期10周的體育遊戲幹預實驗研究,通過對學生50米成績前後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顯示:參加體育遊戲的學生實驗後成績成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沒有顯著性差異,表明體育遊戲對學生的50米成績有促進效果。

關鍵詞 體育遊戲 立定跳遠 成績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體育遊戲的內容與形式都在發生變遷。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好的遊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也為學生接下來的活動做好了準備,為學生進行下麵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本文通過體育遊戲對南昌大專學生的50米成績進行研究,為改善南昌市專科類學校學生的運動成績提供一些有實際價值的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學校抽取80名大專學生,男女各20人一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計算機查閱國內外與此先關的文獻資料,從中歸納整理出體育遊戲與體質健康的研究進展和成果,為本研究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2.實驗法。從學校抽取80名大專學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對實驗組進行運動幹預手段,遊戲的內容包括:花樣跳繩、“十字”接力、推小車,第三周後,為了不降低學生對遊戲的興趣,遊戲的方式進行變換,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體育遊戲幹預方案為期10周前後進行測試,活動健身時間為1次/周;活動持續時間是30分鍾;活動強度是心率控製在120-180次/分鍾;運動形式是跳繩複雜程度慢慢加大。

3.數理統計法。收集兩組學生各項數據後,通過運用SPSS1.15進行配對樣本和獨立樣本T檢驗,並對數據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分析,P

三、結果與分析

通過十周的正常上課,並收集對照組有關的數據,根據兩組學生的測試成績對男女生分別進行independent-sample T分析,結果如下。

實驗組與對照組男生在50米成績上P>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可以進行試驗。

實驗組與對照組男生在50米成績上P>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可以進行試驗。

實驗前,實驗組的男生50米成績平均為7.44秒,女生為8.68秒;對照組男生50米成績為7.38秒,女生為8.62秒,經獨立樣本檢驗,對照組與實驗組沒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後,實驗組的男生平均成績為7.05秒,女生為8.05秒;對照組實驗後男生平均成績7.27秒,女生為8.53秒,經過獨立樣本檢驗,兩組男生間差異性顯著P

通過數據可以知道,正常的教學對學生的50米成績提升比較慢,造成這樣的原因比較多;50米對學生的爆發力要求比較高,而在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也比較繁重,一節課剩餘的素質鍛煉時間不多,又要完成體質測試中的八個項目鍛煉,就更容易造成每個項目的鍛煉效果無法保證,成績難以提升,加上學生對素質鍛煉的態度一般,導致學生成績上不去。而實驗組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一方麵由於體育遊戲能較快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鍛煉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另一方麵體育遊戲可以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全身心的參與其中;最後體育遊戲中的“十字”接力項目可以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爆發力,對50米的提升作用較大

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正常的教學對學生50米成績的促進效果有限,而體育遊戲對50米的運動成績有較好的促進效果。

四、結論

(一)體育遊戲鍛煉比傳統體育對學生50米成績提高更顯著。

(二)體育遊戲作為鍛煉手段更受學生歡迎。

參考文獻:

[1] 鄭岩平.素質教育中體育遊戲的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

[2] 牙生,趙敏.體育遊戲——全民健身的主要形式和手段[J].體育學刊.2000(1).

[3] 陸文龍.小學體育課程運動遊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0.

[4] 龔堅.體育遊戲與健康[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