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體育文化的氣質建設
探索與爭鳴
作者:許巍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高校體育文化的氣質是在高校體育文化的塑造下產生的相對穩定的氛圍特征,是高校體育文化展現給外界的精神麵貌。它依托高校體育文化而存在,具有“場”的效應,對處於“場”中的感受個體的體育意識、體育精神和體育技能起到巨大的引導作用;也對其意誌品質、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的塑造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高校體育 體育文化 文化氣質 氣質建設
高校體育文化是高校體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包括體育物質文化、體育製度文化、體育精神文化三個部分,引導著高校體育的發展。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和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過分地注重對有形文化教育發展的投入,而忽視了對無形文化教育的建設
一、高校體育文化的氣質與內涵
(一)高校體育文化的氣質
氣質,在《辭海》裏釋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心理學釋義為: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麵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征。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氣質是個人情緒本質的特有現象。可以總體概括氣質是一個人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綜合表現,氣質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麵貌。
(二)高校體育文化氣質的內涵
高校體育文化的氣質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在“培育”人、“引領”人、“傳承”文化、“創新”文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高校體育文化氣質借助高校體育文化這個載體,以大學校園為源地,對於高校體育文化發展起到助推、引導的作用。既服務於人,又作用於文化,為社會文化大家庭注入新鮮血液。歸根到底,高校體育文化氣質在保持校園活力、為校園文化創新提供動力的方麵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高校體育文化氣質的特點
(一)高校體育文化氣質具有時代性
高校的體育文化氣質並非一成不變,其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一部分,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勢必受到社會時代大環境下的政治、經濟、教育製度的製約。因此高校體育文化氣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既有曆史性的接受與傳承,又有社會性的融合與創新。社會文明的發展經曆了從遠古的茹毛飲血到今天的以人為本,以綠色、低碳為發展主題的曆史跨越,而當今的高校體育也以綠色、低碳為發展方向,經曆了從先前的體育工具論到體育終身論的思想變遷,這些都說明了高校體育的時代性。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一部分,高校體育文化氣質也經曆了這個過程。
(二)高校體育文化氣質具有特異性
正如每個個體都有屬於自身的獨特氣質,不同氣質的個體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世界一樣,高校的體育文化氣質也各不相同,並且高校各異的體育文化氣質也使得體育教育的氣息不乏色彩,充滿色調。高校體育文化的特異性是與其時代性相互依存的:悠久的曆史塑造了高校各異的深入靈魂的體育文化氣質。由於各所高校的立校根本、所處位置、辦學理念、綜合實力等因素的差異,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同的體育文化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