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很快被分配下來,每個成員都有事情做。於是在散會之後,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十天的準備時間並不長,沒有人想因為自己的疏漏而拖整個集體的後腿。
作為閑人的丁克叫住了蘭黛,將她請進了自己的書房,準備問詢關於半人馬族長準備拜訪夏爾山地的事情,並希望她能提供一些意見。
無論怎麼說,和半人馬族長打過交道的蘭黛對這位阿喀琉斯先生的了解都要比他這個素未謀麵的人要深刻得多。
既然早晚都要認識,丁克決定對這位半人馬族長做一些了解,以便以後打交道容易一些。
按照蘭黛的說法,這位半人馬族長其實非常精明,他目光遠大,頗能審時度勢。這次,他堅持要來登門拜謝,倒不完全是因為夏爾山地救他脫離了海族的牢籠,而是為了感謝夏爾山地讓半人馬一族徹底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曆史,並渴望與夏爾山地締結盟約,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
這位半人馬族長不僅僅滿足於在馴養戰馬上的合作,希望夏爾山地提供更多的生財之道,讓半人馬徹底擺脫貧窮的生活。
誰不希望安定富足的生活?半人馬逐水草而居並非出於他們的本意,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草原上牧草繁茂不假,但是隨著半人馬部族的不斷壯大,對食物的需求就日益增加。半人馬食量驚人,為了填飽肚子,就豢養更多的牛羊,而牛羊越多,對牧草的需求就越大。
牧草被牛羊啃食幹淨後,短時間之內很難重恢複。為了獲得足夠的草料供給牲畜的需求,半人馬一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驅趕著他們的牲畜朝水草更為豐美的地區遷徙。
憑借身體方麵的優勢,半人馬一度成為西北草原上的霸主。為了加強這種統治地位,他們開始有意識地促進生育,人口數量逐年增加,這種增加又進一步提高了對食物的需求,於是草原上的牛羊越來越多……
過度放牧造成的結果是草原大麵積荒漠化,每年能夠提供的草場總量逐漸減少,牛羊因為沒有足夠的草料供應而死亡,這嚴重影響到半人馬一族的生存問題。
無奈之下,半人馬一族不得不廢除之前頒布的法令,明令規定一對夫妻生育的孩子不能超過兩個。
為了改變草場沙化的進程,半人馬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牧場的改良和保護,督促他們統治下的各種族開始形式多樣的防沙治沙工程。
但是,這種努力隻能在有限的程度上降低土地的沙化速度,因為為了養活部族的子民,還是不得不維持牛羊的馴養量。
一來是對半人馬的敬畏,二來是草原沙化本身也影響到西北草原各種族的生存問題,大家積極響應半人馬一族的號召,投入大量人力種植防風林。
西北草原上常年風沙肆虐,往往頭天才欣喜得看到小樹才長出嫩芽,第二天就被黃沙掩埋了。
不久之前,夏爾山地的農技人員帶去了大量高產的新型農作物,以及神奇的植物催長劑,很快便在當地建立了一個農作物生產基地。以此為依托,幫助草原獵人開墾那些水草並不豐美的土地,甚至某些已經開始沙化的土地,讓他們嚐試進行農業生產。
草原上的氣候和土地其實非常適合進行農業生產,因此在農技人員和當地人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已經因為過度放牧有些荒漠化的牧場在短短時間之內就重新迸發出生機,大量高產的農作物鬱鬱蔥蔥,不到二十天的工夫便有了第一季收成。
同藍天大草原上的狀況一樣,無論你宣稱自己的技術有多麼好,別人也未必相信,但是當事實擺在麵前,大家就開始爭先恐後了。
於是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整個厄爾克草原靠近羅馬裏奧商隊所在地的西南方向,就完全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羅馬裏奧和他手下的那些成員嚐到了甜頭,於是加大了力度,以新城為基點,將農業帶往更遠的西北草原輻射。
因為宣傳工作做得到位,而且外人能夠實實在在地看到這種種植方式的優越性,於是紛紛請求加入夏爾山地的農業推廣體係。
厄爾克草原位於人類世界的邊沿地帶,那裏的人們比起藍天大草原上的人要單純得多,在草原獵人的帶領下,各個部族很快接受了這種種植模式,在農技人員的幫助下開始發展種植業。
現在,不斷有新遷居到此的居民加入種植的行列,新城逐步擴大,相關的配套設施也開始興建起來了。
夏爾山地奉行因地製宜的準則,其推行的小額農業信貸業務在這裏有所改變。
草原上的土地不像內地那樣被當地的地主私人占有,而是被當地部族共同擁有,因此夏爾山地銀行的農業投資就少了租賃土地這一項,免除了資金方麵的壓力。
一直以來,租賃土地就是農業推廣計劃中占用經濟資源最大的一項,但是在厄爾克草原上,隻需要向參與者提供種子和技術方麵的支持就可以推行了。
從今年夏天一直到現在,平均二十天就是一次豐收,已經讓原本掙紮在溫飽線上的草原獵人部族擺脫了貧困。雖然草原上的物資仍然匱乏,但是夏爾山地正源源不斷地將內地的一些生活必需品運往那裏。
按照約定,農業生產所得的收成刨去種子、藥劑、農技人員的報酬等必要的開支,剩餘的部分由夏爾山地和承包土地的草原獵人各占一半。豐收的喜悅完全打消了最後一絲疑慮,當沉甸甸的糧食被裝上馬車的時候,不少人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羅馬裏奧領導的商隊壟斷了整個厄爾克草原的買賣,因此在製定收購價格的時候,就定得相對較低。這倒不是夏爾山地有意壓榨厄爾克草原上的牧民,將他們當做廉價勞動力,而是因為草原相對閉塞,如果完全按照市價購買他們的農產品和畜牧產品,大量的金錢流入,短時間內容易造成通貨膨脹。
前麵說過,聯盟也有開發厄爾克草原的想法,但是聯盟高層的辦事效率實在是太差,製定一項決議往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甚至可能因為持有不同觀點的議員會爭執不休而暫時擱置起來。
毫無疑問,前段時間的糧價上漲問題讓聯盟手忙腳亂了一陣之後,官員們已經有些懈怠了。他們認為建立了糧食倉庫,隻要保證糧倉的庫存,就能夠對糧食市場進行有效地調控,而藍天大草原上的糧食完全滿足於這種需求。
因此,聯盟認為沒有必要舍近求遠,花大力氣去遙遠的厄爾克草原開辟糧食基地。即便是要幹,至少也要等平定南方叛亂之後,再來處理這些並不特別著急的事情。
聯盟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暫時放棄開發厄爾克草原的計劃,但是消息靈通的安泰因特先生在酒桌上將高層的意思透露給了維蘭瑟。
既然聯盟並不看重這塊土地,維蘭瑟也就打消了之前製定的協助聯盟開發厄爾克草原的計劃,轉而以夏爾山地為主導,全麵開發這塊富饒的土地,因此調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並很快將原來建造傳送陣的小村落發展成了所謂的“新城”。
這種暴風驟雨般的變革無疑刺激了半人馬一族,他們在厄爾克草原以西的地方擁有廣袤的土地,雖然受到身體結構的局限,他們想要憑借自身條件發展農耕不可能,但是他們想到了一種變通地方法——種草!
既然催生藥劑可以刺激農作物盡快生長,那麼這種藥劑是不是也可以讓牧草在短時間之內就長成呢?
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牧草的種子並未經過改良,但是草原上到處都是牧草,那些被牛羊啃食過的地方牧草的根莖還在,隻需要用按一定比例兌水後的催生藥劑進行灌溉,三四天就能長出茂盛的綠葉,重新滿足放牧的需要。
這樣,將牧場分為不同的區域,進行循環使用,從事畜牧的半人馬牧人就可以擺脫那種追逐豐美水草而不斷遷徙的生存方式,在某一處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