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成奴(1 / 2)

洛陽,自武周女皇遷都至此,經濟、人文得到極大發展,被稱之為神都。

洛陽城最吸引一代女皇的,便是這裏的宜人氣候與花卉美景。正如唐時劉克莊詩詞《鶯梭》所描繪:“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時至今日,洛陽牡丹仍然中外聞名。

女皇信奉佛教,當時在洛陽附近開鑿龍門石窟,又大規模修建白馬寺,使佛教傳播達到鼎盛。

後來,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神龍之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天下重新回到李唐王室手中。新皇帝李顯又將都城遷回長安,但洛陽城的繁華,卻絲毫沒有因此減弱一分一毫。

這一天傍晚,洛陽城東一間豪宅大院裏,飄蕩著沁人心脾的食物香氣。三個身著絲綢華服的男子正襟危坐,麵前擺放著精致的宴席餐具。他們神色肅穆,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前方,偶爾和身邊人輕聲耳語兩句。

一些穿著仆人服飾的男男女女,站在那三個男子後麵,目不轉睛,全都忍不住吞咽著口水。

院子中央,一個年近五旬的中年男子將一整隻羊腿從湯鍋裏提出,接著手起刀落,嫻熟無比地將羊腿肉切分成片,又重新擺放成一隻羊腿的形狀,再搭配上裝有孜然、粗鹽和香料的精致小碟。隨後仆人上來,小心翼翼將這盤香氣撲鼻的菜肴端到那三個男子麵前。

“諸位老朋友,請品嚐這道羊臂臑。”一個花白頭發,氣宇不凡的老者,笑容滿麵地緩緩伸出手。

這老者正是洛陽城鼎鼎有名的富商崔萬金。

而那三名男子中,分坐左右兩位是崔萬金專程從長安酒肆請來的有名廚子張青陽和王爾澤,坐在中間的是有幸品嚐過宮廷官宴的溫大人。

這個溫大人,是朝中有名的吃貨,據說致仕還鄉的原因,是因為一次在長安東市巡邏時,忍不住在路邊買了兩個胡餅,他邊巡邏邊迫不及待享用胡餅美味,結果被人打小報告到女皇那裏,遭到貶職責罰。溫大人跟崔萬金交情頗深,兩人經常出沒在洛陽各大酒肆飯館,尋找合口美食,常以兄弟相稱。

“崔兄府上這位趙大廚,料理起羊肉來可是咱們洛陽一絕。”

溫大人說完,探出圓圓的蒜頭鼻,眯眼在麵前醬色的羊腿肉上嗅了嗅。

“嗯,香氣撲鼻,”他夾起一塊羊肉送進口中,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口感軟糯卻不失嚼勁,不愧是烹飪羊肉的高手。”

溫大人發出讚許的同時,張青陽和王爾澤也對這道羊臂臑的美味讚歎不已。

見自家老爺麵露笑容,趙大廚挺起胸脯自信滿滿道:“這道羊臂臑,用的食材是產自鹽州的羔羊,以完整的羊前腿加秘製調料、香料,旺火煮沸,再以小火慢慢燉煮,直到肉熟透且不散爛。”言語之中流露出洋洋得意,讓兩位從京城來的名廚微微皺眉。

唐朝民風開放,畜牧發達,又和胡人交流頻繁,所以日常和宮廷菜肴中,羊肉都是必不可少的食材。

“羊的前腿肉雖然沒有後腿肉肥美,但精肉和膠質多,吃起來更有嚼頭兒……”張青陽點點頭,暗自佩服崔家老爺竟能找到如此精於烹飪羊肉的廚子。

王爾澤恭維道:“以趙大廚的精湛技藝,隻怕在京城長安的大酒肆裏也能輕鬆謀得不錯的位置。”

溫大人笑道:“崔兄,這次宮廷膳宴的推薦菜譜裏,怕是少不了這道羊臂臑呢。”

他和張、王三人被崔家老爺邀請來府上品嚐菜肴,為的是正是兩年一度的宮廷禦膳菜肴選拔。

要說這禦膳菜肴選拔,是自太宗李世民起便在李唐王朝流行起的賽事。傳說李世民帶兵打仗,征伐各地,品嚐過不少各地美食,但自從當了皇帝之後,每日對著一些乏味的宮廷官膳,時間一長便覺得食欲全無。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不如像選妃一樣,每隔兩年便從各地知名酒肆裏選拔出一道禦膳菜肴,進貢入宮中,得到帝王認可的菜肴可進入禦膳名單。而有菜肴被選中的酒肆,不僅能獲得皇室嘉獎,更是名聲大噪,賓客不絕。是以,自太宗李世民到女皇武則天,李唐王室雖然改過武周,遷過都城,這官膳選拔的賽事卻從未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