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理性的風險投資商們在選擇創業企業是,首先會從商業計劃書中發現投資的價值
在中國風險投資成長的今天,幾張紙寫就的商業計劃書就可能引來一筆風險投資,尤其是隨著中國創投市場的不斷成熟,越來越理性的風險投資商們在選擇創業企業時,首先會從商業計劃書中發現投資的價值。
一般來說,商業計劃書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為了尋求外界支持,特別是資金支持而準備的一份重要文件。一份優質的商業計劃書對私募股權融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實又是殘酷的:投資機構平均每收到100份商業計劃書,隻有5-8份會受到重視並進入到盡職調查階段,而最後隻有1-3個項目可能投資。
上銀資本北京CEO程安靜告訴記者,當前很多企業在尋求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往往忽略商業計劃書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將主要精力放在找關係和資金上,這樣即便是碰到了感興趣的風險投資人,也往往因為準備不足而錯失良機;尤其應該引起企業重視的是:很多企業將商業計劃書與一般的工作計劃和項目建議書混為一談,而更多企業則過分追求商業計劃書的包裝,使之水份大多,經不起風險投資人的推敲;在他自己所接觸的企業當中,見得最多的是後一種情況。這些企業認為隻要投風險投資所好,就能拿到投資,殊不知商業計劃書是創業者自己在需求到風險投資的支持後,能夠基本順利實施的項目操作計劃。
“如果隻是寫給風險投資人看,這樣的商業計劃書一定經不起推敲,缺乏堅實的基礎。”
風險投資最關心什麼?
一份能夠吸引風險投資的商業計劃書根據所在行業和風險投資商的投資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與風險投資人對所投企業的篩選標準密切相關。因此,企業首先要了解風險投資家們是如何篩選企業,以及他們的衡量標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對於篩選一個合格的投資項目,投資界人士比較看重以下三方麵:團隊,市場,產品和技術,其中團隊是重中之重,也是很多企業容易忽視的地方。
風險投資首先要投“人”,對此,美國風險投資之父General Doriot這樣說道:可以考蕊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業家投資,但不能考慮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業家投資。業內有一種不成文的約定:最好的團隊有兩種:唐僧師徒團隊和劉備團隊。
北極光創投基金創始人鄧鋒告訴記者,在中國,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還是投人,尤其是早期的企業,開始先看人。於是也就有了開心網早期麵臨資金瓶頸時,鄧鋒毫不手軟的投資,繼而,當開心網處於爭議漩渦時,鄧鋒仍毫不猶豫地擲下了第二筆投資,而這一切,都因為鄧鋒看好開心網有一個“西天取經的唐僧團隊”。2007年,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這樣一個細節:還沒有決定投資巨人集團之前,他曾經打了三個電話給北京的三個朋友,問同一個問題:你知道巨人學校嗎?結果讓他很詫異,有兩個朋友的孩子在巨人上學,另一個朋友雖然沒有孩子在巨人上學,這位朋友告訴甘建平,巨人是北京最好的培訓學校。於是,甘建平決定投資,在他看來,教育首先是教人,巨人學校辦得如此好,它背後一定少不了一個“劉備及其團隊”——巨人集團董事長尹雄如此就獲得了2500萬美金的投資。
因此,關於“公司管理層(團隊)”的介紹,應擺在商業計劃書的首要位置。讓投資者一拿到商業計劃書就清楚了解到創業者及其管理團隊能做什麼,而且也隻有這個團隊才能將這個項目做好。因為投資者始終確信:投資是一項對人投資的活動!因而,創業家在商業計劃書中介紹“管理團隊”時,應著重從創業者本人及其團隊成員的能力、個人人品、知識結構,行業從業經驗(側重描述其在本行業內的技術、管理經驗及成功事例),團隊的互補性、協作性、決策力及執行力。讓投資者感覺到這是一個成熟的、穩定的、積極向上的、既有遠見又務實,能將戰略落實到位的且擁有核心價值觀的管理團隊。
2006年5月,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中卡世紀動漫有限公司獲得智基創投1000萬美金投資。智基創投中國區總裁陳友忠表示,智基看重的恰恰是中卡準備搭建的動漫營銷平台,以及中國13億中國人口、4億青少年、近1000億人民幣的動漫市場空間。一年之後,佳美醫療集團獲得海納亞洲和馬丁可利兩家基金聯合投資1000萬美金,該集團董事長劉佳告訴記者,風險投資對佳美青睞有加的原因有四:首先是佳美有一個精誠合作的團隊,其次是佳美麵對的是一個巨大的口腔醫療市場;三是佳美的技術和產品領先於國內同行;四是佳美已經形成標準化的連鎖經營,容易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