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本基金保你“年年有餘”(1 / 1)

保本基金保你“年年有餘”

財封麵

作者:葉輝

早在2011年6月,《投資與理財》就大膽向讀者推薦購買保本基金。因為它是一種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遇到熊市,保證我們不賠錢;遇到牛市,又能取得比較好的收益。

事實證明,本刊的推薦沒有錯。如果當時買保本基金,到現在沒有一隻賠錢,最好的銀華永祥保本收益率甚至接近10%。自2003年首隻保本基金成立到現在,已有6隻保本型基金結束了首個保本周期。其中保本期為3年的6隻基金,在保本期內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7.9%,遠超過存款和國債收益率,也超過多數股票型基金。

保本靠“安全墊”

投資市場風雨難測,遇到熊市,股指動輒跌百分之幾十,就連債券基金也會出現虧損。那麼,保本基金憑什麼保本?

它們的秘密武器是“安全墊”。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指出,保本基金的運作原理是,將資產的大部分投資於與保本周期匹配的長期債券,將債券鎖定的到期利息收益,按照一定的放大倍數進行放大,並投資於股票風險資產;在隨後的運作中,如果股票投資部分獲益,保本基金的“安全墊”就會增厚,保本基金就可以進一步放大股票投資比例,滾動增加高收益資產配置,從而從股市中獲取更高回報。

可見,在保住本金的基礎上,保本基金是否能有效運作,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發行時機。如果基金成立後,能逐步、穩健地累積股票投資收益,那麼保本基金就能逐漸增厚其“安全墊”,投資運作就能更加靈活,有利於其保本周期後期的管理。

過往業績很誘人

有了“安全墊”,是不用怕賠錢了,可是保本基金能賺多少錢呢?投資者擔心,如果收益還不如銀行存款,那買它不是也毫無意義嗎?

從30多隻保本基金的過往運行情況來看,保本基金均實現了保本功能,長期運行均實現了不錯的回報率。銀河證券研究中心統計,保本基金2010年的平均收益率為6.57%,在2007年和2009年的牛市中,保本型基金的整體收益分別為64.53%和10.12%,都超過了同期的偏債型基金。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保本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3.92%,這個收益率雖然不高,但是也戰勝了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

進可攻,退可守

從產品設計來看,保本基金表現出“進可攻,退可守”的特征。牛市中追求超額回報,熊市中追求戰勝通脹,能滿足投資者在牛、熊市下不同的投資需求。在高通脹和震蕩市的環境下,買一點保本基金,成為不少資深基民的選擇。

數據顯示,自2003年首隻保本基金成立到現在,已有6隻保本型基金結束了首個保本周期。其中保本期為3年的6隻基金,在保本期內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7.9%,南方避險增值更是創造了191.29%的收益率奇跡,而從2004年5月28日到2007到5月28日的3年時間裏,上證綜指的漲幅不過174.35%。南方避險增值之後3年遭遇熊市,上證綜指大跌37.84%,不過它也沒有虧損,還是實現了7.17%的收益率。同樣遭遇熊市的銀華保本,收益率更是達到41.8%。

更為典型的還有一隻基金——2010年8月15日結束保本期的金元比聯寶石保本。它成立於2007年8月15日,當時正是牛市末尾,之後大盤大跌,一直在低位徘徊。在3年保本周期結束後,金元比聯寶石保本基金仍實現了3.44%的收益率,而這期間滬深300指數跌幅達到40.45%。這也驗證了保本策略的效能。

保本+增值的產品特點也適應了投資者需求。對於厭惡投資風險,喜歡“年年有餘”的投資者來說,何必不去買保本基金呢?不過,《投資與理財》也要提醒你,隻有在保本期購買,才能保證本金哦,買之前一定要先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