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善於對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作出哲學的概括,在“名”與“實”關係上,他是從現實存在出發的,承認“實”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實”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曆物十事”的現實物質力量像是拉扯一般,將惠恒從虛幻的“名”中拉了出來。
惠恒清醒那刻,忽然領悟了什麼,他舉起酒壺大喝了一口,閉目自語般道:“曾經的我竟是一直走進了歧境!”
季子文道:“惠老,可是領悟出什麼了?”
惠恒睜開雙炯炯雙眼,臉上的紅光乍現,他整個人都顯得十分輕緩起來,他忽然道:“剛才可是名家之法?”
季子文道:“不錯,先秦半聖惠施的‘曆物十事’。”
惠恒靜靜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明白了,現實才是最重要的,名的虛幻終究不過隻是反射現實!”
他說完,一道紅光恍然從天際射下,直接打入他的體魄中,沒有壯觀的情形,也沒有恢弘的氣勢,惠恒就這麼突破了相當於翰林文位的名家名師之位。
任俠盧弘盛不可思議地看著這一幕,撇了撇嘴:“運氣好罷了。”
季子文不解其中之意,向惠恒問道:“什麼意思?”
惠恒虛心解釋道:“任何事情不管怎麼辯解都是沒用的,因為事實勝於雄辯,然而隻要善於運用事實或事實造成的假象,假像之一物皆可為事實,我的名即是事實。”
惠恒看著季子文不懂的模樣,又道:“比如此刻,我與你說,廳外有千軍萬馬在等著抓你,你信不信?”
季子文搖了搖頭,表示不信。
惠恒忽然運出一股名氣,嘴裏不知道叨念著什麼話語。
季子文卻是什麼也聽不清楚,他隻覺心海闖進一個無法抵抗的念頭,千軍萬馬竟然突破烽火關朝他追趕而來。
他居然真的相信了,他仿佛回到前些日子在烽火關的情形,妖王莫犀千軍萬馬在他身後窮追不舍,曆曆在目。
名氣散去,季子文彷然黃粱一夢,心想,難怪盧弘盛會跑來追殺自己,名家果然有鬼神控製人心之能。
可是,這種仿若魅惑的能力竟然隻是狡辯的力量。
惠恒看季子文似懂的模樣,忽然道:“名家早有傳言,亂世出,季國興,我從景國皇城不遠萬裏,跋山涉水前來季國,隻為尋找轉世的聖童,就在不久前,我就聽說過你季子文雙甲聖童的童生連殺秀才,舉人,最後破三階擊敗進士的故事,不由一路追你到這裏。”
他頓了頓,忽然指著季子文道:“現在想來,那個轉世聖童,就是你!”
盧弘盛看著季子文看過來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攤開手,道:“我什麼都不知道,你別問我。”
季子文覺得不可思議,又疑惑道:“惠老從哪裏得知我打敗進士的消息?”
這也太可怕了點吧,自己轉世的身世跟以前做的那些事仿佛在他們眼裏都心如明鏡似的,自己仿佛一絲不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