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臨淄。
季子文對拓跋星道:“我們似乎已經來晚了。”
季子文看著臨淄城醞釀在一股祥和的氛圍中,仿佛一座聖城。
他心略有所悟,對儒道大會更加期待了。
拓跋星點點頭,道:“還來得及,現在正是大儒講學之時,我們快去師院吧!”
一行人連客棧都沒找,便朝師院趕去。
師院無數學子凝神聽著廣場前方一個大儒講學,季子文等人不由緩緩步入。
四人安靜坐下,如洪鍾一般的聲音仿佛從天際傳來: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話音剛落,就見一道經義化成實體般朝天空闊散,隨後一陣濃濃的橙色才氣光芒宛如噴泉一樣迅速上湧。
橙黃經義氣息徐徐上浮,最後漂浮在半空中,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讓人心神安寧。
這經意向外散發著一種奇異的力量,一直向外擴散,廣場之內的學子靜靜感受這道經意的力量,在寧神的力量感悟著。
季子文的心出奇的平靜起來,仿佛壓製一般,連心魔的煞氣也不敢偷偷露出半點氣息。
不知道聽了多久,《聖道實錄》忽然生出感應,他連忙凝神閉眼,翻開被《聖道實錄》融合的《易典》。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季子文身上忽生一股紫氣,陰陽魚被橙黃才氣吸引而出,與他周身紫氣緩緩融合。
季子文隻覺一身輕,九品舉人才氣瞬間躍至五品。
《易典》忽然從他身體裏傳出一股信息,九十六種卦象竟同時傳入季子文的腦海。至此,《易典》完全與季子文融合。
他的身體緩緩上升,連坐立的蒲團也附帶一絲才氣飛騰而起。
季子文不自主的行為,一下將周圍的目光吸引過來。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季子文忽然從中找到渠梁山之陣法的因由,心裏一陣悸動,繼續沉寂在此跡象中。
他越升越高,仿佛就要和高台之上講學的大儒平行。
一眾學子朝他傳去羨慕,嫉妒的各種眼神,這陌生人竟然在田之卿大儒講學之際突破了,何其幸哉。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田之卿講學卻隻是季子文突破的一個引頭,功勞卻在《易典》之中。
大儒本來也是凝神講學,忽然見一隻紫色陰陽魚竟然趁自己講學之際,偷偷吸收自己的才氣。
他不由一停,睜開雙眼。
隻見高台之下,一個學子漂浮於空中,感悟著天地易理,他不由微微一笑,對於易理,大儒也是稍微懂一點的,他不禁想幫一把這個學子,將自己對天地易理的理解和他爭奪一番那隻陰陽魚中的才氣。
他淡去對那隻陰陽魚的威壓,閉上眼睛緩緩頌道:“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誌,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