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文這次收獲頗豐,將《子非魚》收錄於《聖道實錄》中,四品舉人才氣直接達到瓶頸。
他淡淡一笑,周圍的幻境消失不見,一道石門出現在他眼前,他緩緩步入。
季子文不知道自己在幻境中過了多久,剛一進入,卻見惠恒在第二層入口處打盹。
季子文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惠老,萱妹和拓跋呢?”
惠恒睜開雙目,又打了一個哈欠道:“我說家主,你在第一層都呆了快一天了,拓跋小子走到第三層就出去了,說自己還有事,留了幾個黑衣武士在外麵,夫人也不知道在第幾層,老酒鬼我對這些感悟已經沒用了,所以第三層都上不去,哈哈哈……”
季子文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被第一層的幻境給迷了眼,對了,這第二層是怎麼一回事?”
惠恒眯著眼,道:“家主你自己看唄,那麼多人,老酒鬼才懶得去看那些東西呢!”
季子文穿過人群,進入一個石窟大廳,石壁上不知名狀的壁畫一下映入眼簾。
他臉色一凝,驚訝於這壁畫竟然和渠梁山祭壇牆壁上的壁畫略微相似,隻是少了古文字的說明。
季子文附近學子眾多,隻見他們都沉迷於壁畫之中,仿佛這壁畫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季子文左看右看也沒看出個名堂來,不由也隻得放棄。
他記起自己來聖墟的目的,卻發現這第二層根本沒什麼草木,他於是便徑直朝第三層的入口走去。
第三層石門的入口卻有兩個,一門寫著生,一門寫著死。
季子文淡淡一笑,在一眾學子的目光中,直接踏入死門。
季子文卻是不知道,自古以來通常從第二層通往第三層,都是通過感悟石壁上的壁畫,直接飛悟到第三層,很少有人敢於嚐試走石門的方法,因為很多走過這生死門的人出來之後都瘋了,甚至很多人連出來的機會都沒有,據猜測,自然是喪命於聖墟之中。
季子文初生牛犢,哪裏知道這個情況,在他步入生死門的那刻,由靈氣引導的機關突然開動。
他進入一個由無數石台組成的方陣之中,每個石台上都有一句古詩句,而在他正對麵,正是一個紫氣縈繞的屏障,那個屏障顯出一個某個提示,季子文便得踩在某個石台上。
否則,他所踩石台就會掉落,從而觸動機關,萬箭齊發的威壓瞬間出現在季子文眼前。
稍做嚐試過後,季子文對石陣便有所了解,憑借《聖道實錄》裏的記載,屏障中的提示隻要不太偏,他便可以順利跳過石陣,況且《易典》在手,季子文也可以從容改變陣法的方向。
隻見那屏障一顯,“木瓜”,季子文便從數百個石台上找到“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詩句,然後跳了上去,那萬箭齊發的威勢消失不見。
屏障輕輕一晃動,“木瓜”字跡消失不見,一個人形的提示出現在屏障之上,季子文微微一閉眼,便感受到那人身上氣息,才氣之祖湯。
季子文一睜開眼,跳於寫著“凡我造邦,無從匪彝,無即慆淫,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字跡的石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