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6章 冬去春來(1 / 2)

血自白皙的皮膚裏迅速地湧了出來,化作血滴,再彙集滑下手掌,滴落到地麵上,開就迷人的複仇之火,發出嘀嗒地清晰響聲。默然地,宣誓著某種可怕的東西!

“血債血償!”少年咬牙切齒地低喃,將寶劍回鞘,轉身大步走出大廳。

爺爺,您放心!孫兒絕不會讓你失望的!縱使敗也絕不會丟我們蕭家的臉!不會失卻了蕭家王室的尊嚴!

他要親自指揮這場戰爭,親自上陣殺敵,即使勝算不多,也絕不許後退。他們的人馬已全部暴露,已經沒有了後退的餘地。隻能前進,不能後退!退,則死!

清平四年冬。

陰雨綿綿的天氣中,在攬月京都爆發了非常慘烈的一戰。

將士死傷無數,鮮血染遍皇城。百姓塗炭,天下動蕩。

戰爭在持續了半個月後,最終順王以極慘痛的代價奪取了京都。

此戰之中,最令人難忘卻又是最驚駭的事情,便是恍若地獄修羅般的黑袍少年。

聽說他一人斬殺數千之眾,其勢不可擋,勇不可擋,讓戰後餘生的將士皆膽寒不已。

戰爭結束,少年的生死卻成了謎。聽說,少年曾被順王射落馬背,混戰中失卻了蹤影。

而順王曾在戰後派人在堆積如山的屍體裏尋找了三天三夜,卻始終沒有找到黑袍少年的屍體。

有人猜測,少年也許還活著。也有人說那少年已死,隻是屍體被火燒毀殆盡罷了。

一切猜測,在寒冬過後,便如同戰爭的痕跡被逐漸掩蓋。

清平五年春,順王登基為帝。改號,太平。

而之前殘暴無道的恭王,在戰亂中失蹤了。

據說,恭王並沒有失蹤,其實是被順王暗殺了。之所以沒有光明正大地處決,是因為順王怕背負弑兄的千古罵名。

春天,萬物複蘇,為經曆戰亂後的人們添了一絲平和的氣息,給飽經憂患的百姓們帶來了希望。

春江水暖,綠柳搖曳。

繁花開遍的湖岸邊,一個白色衣衫的女子,沿湖漫步。纖細修長的身影,若一朵初開的百合,清新動人。而女子秀美亮麗的長相,更是吸引了不少遊春的公子哥兒的目光。女子,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注意到周圍的一切。

宛若綠翡翠般的湖麵,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暖暖的春陽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偌大的湖麵,不少船隻畫舫往來,湖麵上不時飄來遊春女子歡悅的笑聲。

眾多畫舫中,有一隻卻十分地安靜。相較於別處的熱鬧,可以用冷清來形容。

船內,忽而傳出空靈飄渺的笛聲,曲子清淡優雅,卻又隱含淡淡的感傷。笛聲,慢慢地船內飄出,再如漣漪擴散開,被風吹散,繼而被遊人的歡笑聲掩蓋。

然而,卻那麼清晰地鑽入白衣女子的耳中。聞得笛曲,白衣女子的身形猛然頓住,靜了下,才恍然大悟般,抬目四顧。看她原本恬淡的臉上,忽而生出了一絲焦急,似乎十分迫切地想要尋到那吹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