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路裝卸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1 / 2)

鐵路裝卸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創新點滴

作者:王強

摘要:文章就鐵路裝卸機械化展開分析和研究,探究鐵路裝卸機械化的發展曆程,分析我國鐵路裝卸裝置的應用情況,並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希望對於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水平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鐵路運輸;貨物裝卸;機械化水平

中圖分類號:U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3-0027-02

貨物裝卸作為鐵路運輸中的重要環節,對於鐵路運輸的實際質量和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運輸優勢不斷凸顯,人們對鐵路運輸這種現代運輸手段逐漸認可和肯定,但也對鐵路運輸的要求不斷提高。貨物裝卸是鐵路運輸活動的重要組成,貨物裝卸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鐵路運輸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的水平同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人力裝卸現象依舊較為普遍,這同我國鐵路運輸現代化發展目標有著很大的差距,加強貨物裝卸的機械化發展,提升機械化發展速度,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 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發展曆程

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先後經曆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鐵路運輸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鐵路運輸資金投入和建設也逐步開展和實施,但是由於經濟水平有限,國家機械化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導致鐵路裝卸機械化發展受到很大限製,貨物裝卸仍舊主要依靠人力來完成。這一時期,我國鐵路運輸行業開始從蘇聯和捷克等國家引入汽車式的設備以提升運輸效率,並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為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鐵路裝卸機械化第二發展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對鐵路運輸的要求不斷提升,鐵路運輸任務的日漸繁重,使得鐵路裝卸機械化發展成為必然。在這一階段逐漸興起了鐵路半自動化裝卸的口號,並加強了對鐵路運輸設備的研發,雙支桅杆吊、軌道吊以及軸承小車等設備開始應用於鐵路裝卸工作當中,鐵路裝卸效率得到明顯改善。20世紀70年代初是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發展的第三階段,在這一時期鐵路裝卸機械設備生產逐漸規模化和專業化,諸多生產機械廠的建立,使得我國鐵路裝卸機械設備發展步入良好軌道。目前,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鐵路裝卸設備也得到了不斷豐富,鐵路裝卸手段和方法不斷創新,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鐵路裝卸機械化的發展,裝卸業務量以及裝卸工作量基本能夠滿足日常運輸需求,保證了運輸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但是,就當前我國鐵路裝卸機械化來說,同發達國家仍舊存在較大差距和不足,人工裝卸現象較為普遍,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還有待進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2 鐵路裝卸設備應用現狀分析

裝卸設備是鐵路運輸工作的重要依靠,鐵路運輸的主要特點是運輸量的龐大、運營成本較高。目前許多企業和個人都普遍采用鐵路運輸的方式開展貨物運輸,而由於鐵路運輸裝卸設備問題,則嚴重影響到我國鐵路運輸行業的整體發展速度。

2.1 起重能力不足,集裝業務發展緩慢

我國鐵路運輸裝卸設備最為突出的問題在於設備功能的不完善,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較低,許多鐵路運輸站點沒有配備相應的大型起重設備,僅僅配有普通的門式起重機,這種裝卸設備穩定性較差,安全性也相對較低,增加了裝卸風險,嚴重影響到貨物運輸工作的開展。同時,多數鐵路運輸站點的起重能力也嚴重不足,由於鐵路貨物運輸量較大,貨物體積較為龐大,貨物重量較高,必須要借助起重設備開展裝車工作。但多數站點的起重能力嚴重不足,32t起重能力以上的站點較為缺乏,這也使得實際運輸活動的開展受到嚴重限製。

2.2 散堆貨物裝卸能力低下

煤炭是我國鐵路運輸的重要內容,煤炭產品往往以鐵路運輸為主,由於煤炭產品自身特點的影響,使得煤炭運輸存在較大難度。卸煤機是煤炭裝卸過程中最為常用的工具,然而目前我國卸煤機技術方麵存在很大缺陷,煤炭裝卸時容易導致煤粉的飛揚,不但對環境構成嚴重汙染,也使客戶經濟利益遭受一定的損失。雖然目前在防塵方麵采用了一定的手段,防塵法成效較為明顯,但是在徹底清潔等方麵仍舊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加強。

2.3 裝卸設備的實用性不強

鐵路裝卸設備是實現鐵路裝卸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鐵路裝卸設備必須要滿足鐵路站點的日常需求,才能夠確保實際工作效率。就當前我國鐵路裝卸設備來說,最為主要的問題是實用性不強,許多車站的機械數量有限,機械種類也不全,起重設備的單一,導致生產活動隻能夠在固定的地點開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差。同時,許多鐵路裝卸設備老化現象嚴重,多是20世紀70年代所引入的裝卸設備,設備更新力度的不足,使得鐵路裝卸設備難以滿足現代鐵路運輸工作的需求,最終影響到鐵路運輸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