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程項目綠色施工

節能環保

作者:肖光輝

摘要:依據國家和地方綠色建築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範,貫徹落實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對外部環境生態保護與對室內環境保護的“四節二環保”,建立綠色施工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貫切綠色施工思想,真正使綠色施工理念落實到具體工程施工過程中,確保實現工程項目綠色施工整體目標,推動綠色建築可持續

發展。

關鍵詞:工程項目;綠色施工;綠色建築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3-0076-02

1 綠色施工的概念

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安全、質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的進步,對綠色環保材料的選用、對綠色施工工藝的選擇、對廢舊資源的回收利用、對能源的節約等一係列的活動,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產生負麵影響的施工活動。

2 綠色施工的原則與意義

綠色施工還是建設綠色建築的前提,應依據國家、地方、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範、地方標準,貫徹落實“四節二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對外部環境生態保護與對室內環境保護)的技術經濟政策,並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策劃。綠色施工工作貫穿於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是項目實現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環節,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汙染,保證施工安全,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3 綠色施工的特點

綠色施工與文明施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和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型的低耗能、環保型建築材料的研發,綠色施工的內容也在不斷深化。綠色施工除了包含文明施工中所要求的揚塵、噪聲的控製外,還包括了新型材料的選用、能源的節約、施工工藝的革新、資源的二次利用等方麵。可以說,綠色施工概念的出現體現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是文明施工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延伸。

4 綠色施工的技術措施

4.1 環境保護

施工現場的道路應硬化,保持暢通,滿足運輸、消防要求,保證不沉陷、不揚塵,在大門處設置衝洗槽,並安排專人負責現場臨時道路的清掃和維護,防止泥土帶入市政道路,每周對場區大氣總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測量;施工現場應具有良好的排水係統,設置排水溝及沉澱池、化糞池、隔油池,現場的廢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汙水管網和河流,汙水必須經三級沉澱池沉澱後方可排放,每月對現場排放水水質檢測一次。

合理選用推土機、挖土機、自卸汽車等內燃機機械,保證機械既不超負荷運轉又不空轉加油,平穩高效運行,場區禁止車輛鳴笛,土石方運輸車輛采用帶液壓升降板可自行封閉的重型卡車,配備帆布作為車廂體的第二道封閉措施。

隨主體結構施工進度,在建築物四周采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對粉塵源進行覆蓋遮擋。

袋裝水泥、膩子粉、石膏粉等袋裝粉質原材料,設密閉庫房,下車、入庫時輕拿輕放,避免揚塵,石材、釉麵磚、廣場磚等現場切割加工采用濕作業。

零星使用的砂、碎石等原材堆場,采用廢舊密目安全網或混凝土養護棉等覆蓋,現場篩砂場地采用密目安全網半封閉,避免起風揚塵。

混凝土澆築時,禁止振動棒空振、卡鋼筋振動或貼模板外側振動,混凝土後澆帶、施工縫、結構脹模等剔鑿盡量使用人工,減少風鎬的使用。

夜間照明燈具設置遮光罩,辦公區、生活區夜間室外照明全部采用節能燈具。

現場焊接施工四周設置專用遮光布,下部設置接火鬥,現場閃光對焊機除人工操作一側外,其餘四個側麵采用廢舊模板封閉。

基坑采用掛網混凝土等性能好的方式進行邊坡支護。

現場設置建築垃圾分類處理場,除將有毒有害的垃圾密閉存放外,還將對砼碎渣、砌塊邊角料等固體垃圾回收分類進行除有機質、破碎處理後再次利用,如利用二次結構施工產生的砌體碎塊作為屋麵找平層,既減少垃圾外運,又降低成本;建築垃圾采用袋裝密封,防止運輸過程中揚塵。

加強模板工程的質量控製,避免拚縫過大漏漿、加固不牢脹模產生混凝土固體建築垃圾。

提前做好精裝修深化設計工作,避免牆體偏位拆除,盡量減少牆、地磚以及吊頂板材非整塊的使用。

4.2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采用高強鋼筋,優化鋼筋配料方案,采用閃光對焊、直螺紋連接形式,利用鋼筋尾料製作馬凳、土支撐等;密肋梁箍筋在場外由專業廠商統一加工配送;地下室外剪力牆施工中,采用可拆卸的三節式止水螺杆代替普通的對拉止水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