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大壩防滲麵板的施工技術
水利電力
作者:王音
摘要:水利工程大壩防滲麵板施工質量,不僅影響了水利工程運行的安全,對水利工程綜合效益的發揮也有重要作用。由於水利工程大壩防滲麵板的結構體型較長,且厚度比較薄,很容易出現裂縫。文章以迎龍湖水利工程為例,從該水利工程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出發,對該水利工程大壩防滲麵板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大壩防滲;防滲麵板
中圖分類號:TV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3-0135-02
1 工程概況
以迎龍湖水利工程為例,該水利工程位於重慶市內,屬於常見支流河段。受到區域構造的限製,總體地勢呈現出由東向西向下傾斜,形成了開闊的V字型縱向河穀,水庫總長約為5km。水庫左岸為低山、丘陵地貌,右岸為中低山、丘陵地貌。從地質構造來看,水庫區域無斷層、無次級褶曲,地質構造比較簡單。壩址區的岩體主要為粉砂質泥岩、泥質粉砂岩、軟弱泥岩三種。根據鑽孔可知,壩基岩石滲透係數約為2.9×10-5~5.3×10-4cm/s,壩基滲透係數較高。由於壩址區岩體中存在著基岩透水率高和軟弱夾層等問題,對工程防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直接影響了水利工程效益的發揮及安全性。同時,在工程施工及運行過程中,防滲措施的采用也直接影響著水利工程施工進度和投資。因此,必須特別重視迎龍湖水利工程大壩麵板防滲施工技術。
2 水利工程中大壩防滲麵板的施工技術
結合該工程的特點,對大壩防滲麵板施工技術進行了重點探討,介紹了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並對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了簡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2.1 施工布置
在水利工程壩體施工過程中,其施工順序如下:澆築壩體基礎混凝土,在壩體基礎固結後,進行灌漿施工,待壩體砌石升高後,對壩體防滲麵板進行施工。最後,對溢流麵混凝土進行施工。麵板混凝土施工布置如下:
2.1.1 垂直運輸方向:在壩下15m處,即壩體外,布置了一台6噸的塔機,在壩下28.23m、壩軸線0+102.27m處布置一台10噸的塔機。
2.1.2 水平運輸方向:通過左壩肩和溢流壩將混凝土運輸到龍門架、汽車吊、塔機的覆蓋範圍。
2.1.3 灌漿重造防滲帷幕方案主要包括:在混凝土麵板後一定區域的漿砌石體內重造防滲帷幕,即在混凝土防滲牆後的近防滲牆區漿砌石體內進行水泥灌漿,在壩體內形成連續防滲牆體,並與壩基灌漿帷幕一起,構成壩體及壩基的防滲體。
2.2 施工工藝
2.2.1 清掃作業麵。以人工清掃的方法,用高壓風水槍將作業麵清掃幹淨。在清掃基岩麵時,應確保無泥垢,無鬆動的岩塊。如果是老混凝土,應先進行鑿毛。
2.2.2 測量放線。在施工過程中,所有的施工點線都應該根據全站儀測定的結果進行定位,將測量成果記錄下來。
2.2.3 安裝模板。在選擇防滲麵板時,根據該水利工程的特點,選擇了膠和麵板木模板,模板的加工尺寸為1.6×1.5m。在安裝模板時,由於腳手架較大,搭設高度較高,在每隔5m處應進行焊接。在施工完畢後再從上到下層層拆除。
2.2.4 安裝鋼筋。在選擇鋼筋時,其鋼號、種類、直徑都應與水利工程設計的要求相符合,並進行材質試驗。在加工之前,將鋼筋表麵的鏽皮、漆汙、油汙清理幹淨,在加工廠加工完畢後,運送至施工作業現場,按照規範和要求進行焊接和綁紮。
2.2.5 拌合混凝土。混凝土拌合應統一進行。在拌合混凝土時,拌合人員應經常檢查混凝土是否均勻,確定攪拌時間,衡量葉片、機器的磨損程度。同時,拌合人員必須根據混凝土配料單來配料,不能擅自更改混凝土拌合物。由於混凝土拌製中,其含水量會發生變化。為了保證混凝土強度合格,應將含水量控製在6%以下。
2.2.6 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時不能出現漏漿、分離、嚴重泌水等現象,其下落高度應在2m以下,如果下落高度較大,可增設溜槽、溜筒等設施。同時,應盡量縮短混凝土運輸的時間,避免頻繁轉運情況。如果在運輸中,混凝土已經出現初凝,應進行報廢處理。裝載混凝土的車箱,應保持密實。在混凝土卸載之後,應將混凝土清洗幹淨,避免粘附到車箱裏。
2.2.7 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強度能夠承載抹麵時,即應開始濕潤養護,養護的時間應在14d以上。同時,在混凝土澆築後的72h以內,應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尤其是在天氣寒冷的冬季,可在混凝土表麵覆蓋一層乙烷泡沫或者塑料薄膜,使模板混凝土溫度保持在5℃以上,其他的混凝土應在冰點以上。如果是溫度較高的季節,應對混凝土進行降溫處理,防止太陽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