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ewlight:塑料的新使命(1 / 1)

Newlight:塑料的新使命

封麵報道

作者:鄭悅

塑料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材質,然而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塑料造成的汙染問題。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2011年市區固態廢棄物中,塑料占其中的12%,而在上世紀60年代時,塑料隻占市區固態廢棄物的1%。——是讓塑料繼續成為社會問題的一部分?還是成為改變的原因?

10年前,Mark Herrema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今天31歲的他在用一家公司來回答並解決這個問題。這家公司可以使用技術用溫室氣體製造低成本的塑料。這家名叫Newlight的公司目前在美國加州有兩個生產工廠,目標是今年利用一家乳牛場釋放的甲烷生產500萬磅的塑料。這家剛剛得到了C輪總數為920萬美元的融資,目前已經有了60個用戶,其中包括財富500強企業和市場領導公司。

這項技術要比從石油中提取原料製造塑料更有效,當然,這是經過技術部門多年摸索才達到的目標。將溫室氣體與空氣進行反應然後合成聚合物,再將聚合物做成小球,這些塑料小球可以被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從家具到書包,從手機殼到瓶子蓋等,而這個材料被命名為AriCarbon。AirCarbon被2013年生物塑料和複合材料國際會議選為“2013年度生物材料”。今年五月,戴爾公司宣布自己將和Newlight合作,生產低碳塑料包裝。而一家叫做KI的家具生產商,已經開始準備利用這項技術生產塑料椅子以及其他家具。

不過,從一個想法到今天的現實的過程從不簡單。當年在大學學習政治學和化學的他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就拉上了兒時的夥伴Kenton Kimmel,當時他還是西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專業的學生,一起開展研究。他們兩人用長達數年的每天工作14到16小時,來償還他們租的實驗室的賬單。當然,在實驗室中他們無數次地驗證自己的各種想法。行業專家甚至告訴他們這是徒勞無功的傻瓜行為,因為科學家可以實現將碳元素做成塑料卻無法降低生產價格。然而兩個好朋友靠著“我們真的想要改變世界”的想法支撐,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終於破解了可提升10倍以上轉換效益的生物觸媒的“密碼”。回想起這段艱難時光,Herrema和Kimmel表示兩人都足夠天真地去相信自己會取得成功,“因為突破就在下一秒”。

在Herrema看來,Newlight成立11年裏最大的挑戰依然來自科技。Newlight並不是第一家有想法將溫室氣體製成塑料的公司,挑戰在於成本和產量。沒人能告訴Newlight如何可以尋找到製造過程,從而可以優越於石油提煉塑料過程,而在找到製造流程之後卻麵臨著產量太低的問題。這些都讓Newlight花費了數年的研發時間。不過,“最大的挑戰現在成了今天最大的成就”,Herrema表示。Newlight研發了一種生物觸媒可以加快這一轉化進程。此前的GHG(Green House Gas溫室氣體)塑料要比石油提取製造的塑料貴三倍,今天在價格上AriCarbon已有明顯競爭優勢。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Newlight將停下創新的腳步。Newlight希望接下來在降低成本上仍然可以進行技術創新。目前雖然AirCarbon可以用於多種塑料產品,但是Newlight希望繼續擴大這種原料的應用範圍,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對石油提取塑料的替代。而這一切都需要技術的支撐。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的普及,可以預見的是這項技術可以為塑料生產行業節約幾十億美元。Herrema希望Newlight會對整個塑料產業產生影響,從而改變塑料產業的公眾形象。

實際上,從產業層麵來看,這項技術具有雙重利好效應。一方麵可以利用和減少溫室氣體,而另一方麵可以為利用市政汙水處理廠所產生的甲烷等氣體的應用提供了潛在可能。要知道後者往往耗費大量的市政建設資金,並且需要根據環境標準的升級而改建或更換相應設備。拋開費用不談,產生的甲烷等氣體本身也會帶來廢水處理中水壓破裂從而汙染飲用水的可能。一些社區組織已經意識到了這樣的危險,並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

而Newlight的技術讓人們看到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能,而這也將同樣適用於垃圾填埋。實際上,在農業領域,美國政府和美國環境保護署也合作促進牲畜沼氣轉換工程,以減少大氣變暖。而這也是Newlight的潛在市場。麵對中國市場,Herrema表示“正在探索和合作夥伴在中國推廣生產設備,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擁有AirCarbon的生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