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農村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建議(2 / 3)

(五)對農村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監控較弱

許多農村中小企業聘用的會計人員多是家族內部人員,或者是低薪聘用的人員。業務素質無法的到保障,有些無法準確理解和把握財經法規和會計準則,工作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某些中小企業從人力資源成本控製的角度出發會,往往不設立專職的財務人員,即使有也不能做到崗位設置的互相牽製。會計核算工作不規範,又缺乏有效地內部監控機製。 外部監控隨意,而國家層麵將監督的重點多放在了大型企業,對農村中小企業的監督就顯得比較軟性化,相關法規、條例缺位,管理中主觀多於客觀,隨意多於規範。

(六)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農村中小企業大多屬於個體或私營性質,往往采取家族式管理,企業的老板既是投資人也是管理人,這種傳統的經營模式最終導致了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責任不清晰。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企業管理者通常會將企業作為整個家庭財產的延伸,忽視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企業內部其職權不分,責任不明,極易導致財務管理混亂,資金管理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企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沒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的意識;即使建立也往往流於形式,很難嚴格、獨立的行使內審職能,難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要求。

三、改善農村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狀況的建議

(一)應進一步確立農村中小企業的地位,為農村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優良的外部大環境

建立健全農村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體係,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這是解決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針對中小企業發展製定了相關的優惠政策。中小企業的順利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支持。政府要注重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做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與此同時,政府還要引進金融機構,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為企業服務的觀念,助推企業健康發展。

(二)多渠道籌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一是提高企業的信用,建立與銀行的長期合作關係。作為農村中小企業,應主動搞好銀企關係,而不是等到真正用錢時,才與銀行聯係;二是農村中小企業應建立互助組織,以達到共同發展和風險共擔的目的;三是政府牽頭設立多層次企業信用擔保體係,建立農村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該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以服務農村中小企業為宗旨,以低擔保費、低門檻為原則,減輕農村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降低其融資成本。在建立農村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的同時,要把建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係(如農村中小企業聯合會、農村中小企業投資及融資信息服務機構、農村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機構等)結合起來,豐富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解決農村中小企業實際困難。四是企業要在采購、生產和銷售各個環節都以誠信為先,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有助於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和資金的快速周轉。

(三)轉變觀念,明確產權,采用正確的投資決策方法

農村中小企業要獲得長遠發展,管理者就必須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就必須邁出明晰產權這一步。要強化對產權製度的認識,明確規定對合夥創業的所有成員的權、責、利,並通過建立企業內部審計製度、完善董事會等方式保證產權明晰落到實處。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科學地確定投資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財務管理人員要正確分析投資結構,找出存在的問題,了解本行業的投資狀況和項目建設信息,並采用科學的投資決策方法進行項目投資決策,避免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