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我們正處於近代以來中國曆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標的重要時刻,我們既倍加自豪,又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曆史責任倍加清醒。”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說。
“隻能如期,也必須如期建成”
“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艱巨,全黨同誌一定要埋頭苦幹、頑強拚搏。”十八大報告這樣告誡全黨。
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隻剩下8年零1個多月。
“‘如期’兩字重如千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宣示,隻能如期,也必須如期建成。”十八大代表、廣東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說。
“緊迫感”也出現在十八大報告之中。報告要求“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
“白駒過隙,不到3000天!這在曆史長河中,不過彈指一揮間。”黃業斌代表說。
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
緊迫感不僅來自時間的緊迫,更來自任務的艱巨——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仍然很不平衡,城鄉差距依然很大;還有1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十八大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製定了路線圖,指出了前進道路上麵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六大困難和問題。
“工作千頭萬緒,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建設任務都很繁重。時不我待,時不我予。”焦揚說。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場硬仗,十八大報告為經濟社會發展號了脈,開了藥方,必須有強烈的緊迫感,以分秒必爭的精神抓好工作,抓好落實。”黃業斌說。
“蛋糕”要做大,更要切好分好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中國人口規模比世界上現有的56個高收入國家全部人口之和還要多出3億多;人均資源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淡水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即使是煤也隻是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多一點。這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蛋糕”不僅要做大,更要切好分好。
攻堅克難 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觀已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列席十八大的中南大學黨委書記高文兵算了一筆賬:從現在到2020年,8年裏至少有5000萬大學生走上社會,成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接續奮鬥。高校應紮紮實實做好各項改革,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增強創新創業能力,變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這樣廣大青年才能承擔起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有硬指標,還有軟指標。十八大代表王月華建議政府實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如何在經濟繁榮的同時使精神世界也充實強盛,使中國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國家,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焦揚代表說。
(稿件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