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將軍府的路上,衛子君就一直琢磨著這兩日的事兒。
前天下午聽了段莘道出的隱情,心中便有了決定,這次不僅要為李天祁幫忙,她還要幫段莘出口氣。
原來那個給衛子君玉佩的少年叫做段莘,它父親便是鹿城有名的富紳段士聚。那段士聚為人善良,經常救濟些窮人,從不惹什麼事兒。沒想到平白無故惹禍上身。而且這事兒居然同丹鶴樓的掌櫃——裘再方有關係。
那裘再方有個嗜好,喜歡收集珍奇古玩,愛之如命。得知段士聚有一塊祖傳的翡翠玉佩,通體油綠,能解百毒,帶上不僅冬暖夏涼更是驅吉避凶,乃一神物,不由心生向往。專門為了此玉到段府拜訪,一睹為快。沒想到見過那寶物後竟是愛不釋手,大呼有緣,頓生占有之心,遂向段士聚請求購買此玉。但段士聚怎會答應,因為這是祖傳之玉,這玉帶在身上他幾乎就沒生過病,自然是拒絕了裴再方。
後來裴再方或親自前來,或打發人來,多次提出購買此玉,但都被拒絕了。而沒想到,這號稱驅吉避凶的寶貝卻給段家帶來了天大的災難。
就在去年,一把大火將夜晚中的段宅燒個一幹二淨。段士聚當時便被煙火熏死在塌上,段夫人冒死從銀匣中取出玉佩,護著段莘逃出去。段莘想不到這玉佩還能避火,他們一路往出衝,一路火舌避讓。本以為就逃生了,不想逃到門口,一塊燒落的枕木砸下來。段夫人本能的推出段莘,自己陪著段士聚葬在火海當中。
“娘——”段莘撲向大火,但娘親隻留給他一句話,就去了。
逃生的段莘,手中握著娘親塞給他的玉佩,淚流滿麵。他記得娘最後說的一句話:“莘兒,遇到喜歡的貴相之人……就把玉佩送了吧……我們……要不起。記住……要大貴之人……否則……害了人家……”
可憐的段莘,才十二歲便這樣沒了爹娘。他抖動著弱小的身軀癱坐在樹下,望著那片熊熊大火,直到那座大宅化為灰燼。
被焚毀的段宅,一片蒼涼,麻木的段莘想起來給父母收屍,卻聽到黑暗中有人走來。其中一個道:“這麼大片灰燼,怎麼找得到。”另一個道:“裘爺說,是一個一尺見方的銀匣裝著,當然找得到。”
至此,段莘終於知道他的仇人是誰了。也是從那時開始,他沒事就去丹鶴樓,想著伺機報仇,也撿些剩飯填填肚子。
就這樣流浪了一年,那天他遇到了衛子君。衛子君的那天的話讓段莘冷了一年的心,瞬間融化。那暖暖的聲音,暖暖的詢問,暖暖的叮囑,讓他好想撲進那個暖暖的懷抱,那個懷抱一定象娘親一般的溫暖,他好喜歡這個人。當衛子君將銀子塞給他時,他有了一個想法。
當他抬眼望著衛子君,心中便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段莘年紀雖小,卻是自小熟讀經書,精於相術,他一眼便看出衛子君是大貴之相,而且不是普通的大貴,貴相堪比龍鳳之姿。便將祖傳玉佩贈與衛子君。
他家這塊玉佩,命薄之人必是承受不起,記得以前他娘便勸他爹出讓此玉,但他爹說他家世世代代不都是好好的,雖曾遭過幾次難,但誰說一定是玉佩的關係呢?他娘聽了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