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內情(2 / 3)

對工作上很嚴、對體製裏一些潛規則也很反對,但這個顯得有些激進的人,卻讓大家感覺到另一種可信。按照大家通過不同途徑對柳市那邊的了解,那邊對幹部的工作要求很嚴苛,但利益上也很豐裕,而這樣的收益可能比一些領導私下的收益要少很多,但卻是見得人的收益,收益的麵又廣,工作上來之後,有了政績對今後往上升也就有足實的基礎。這一點,也是大家支持經濟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

田佳文的工作肖建海也做過,接觸兩次,也就感覺到田佳文的胃口不小。田佳文之前在市裏的情況也是了解很全麵的,之前,田佳文與楊秀峰那邊的接觸與合作,也讓肖建海心生警覺。

肖建海將市裏這些重要的人物在腦子裏過一遍,心裏也就有種無奈之感。在常委會裏,目前楊秀峰基本上能夠站到五票,而他才穩占四票。無論如何,在市裏都要再爭取到一至兩票到手,今後在關鍵之際,才不會陷入被動。知道自己的優勢就在於省裏的支持,但楊秀峰在南方市所有的表現雖說令人醒目,卻也因為他的銳利,肯定會讓不少的人疏離。這也就是他的機會,目前李宇夏的表現也就是這種狀況的最好例子吧。

其他的人哪會沒有這種心思?

在南方市裏,目前對貪腐似乎是很忌諱的,但“升官發財”這四個字是千年以來總結的,也是人心人性的集中表現。人的利益追求,不是誰想抹去就能夠抹去的東西,引導得好就能夠讓更多的人為自己所用。肖建海堅信這一點,楊秀峰那一套他也知道,自我約束可行,對其他人都這樣要求,誰肯這樣?利益才是永遠的,也是共同的。

在南方市市委常委裏,還有一個人也就跳入肖建海的眼裏——趙貴名。趙貴名是南方市市所在地縣級市的書記,在常委裏排名偏後,但在南方市裏的影響力不算小。而楊秀峰之前一直都沒有對他做多少工作,黃國友還在市裏時,趙貴名時常在他身前走動,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黃國友的雙規沒有影響到趙貴名的任職,或許是兩人牽扯不大,或許是省裏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對涉案不深的人也就不過與追究,才有這樣的事的。

在南方市裏,肖建海也不相信留下來繼續任職的人,就和陳丹輝、黃國友等人都沒有什麼利益往來,他們的屁股就那麼地幹淨。隻是,他作為市委書記卻不會理會這些,隻要在工作上能夠支持他,站在他的陣營裏,為他出力,這些也都是很正常的工作細節。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楊秀峰對周滔、騰雲等人都能夠接納,但對趙貴名卻少有接觸。至少,連李宇夏都沒有找到兩人正式見麵的跡象。在南方市縣級市裏,趙貴名的權威也很強勢,楊秀峰在縣級市的工作卻不多。市裏,人們為了便於區分,市場將地區成為南方市,而將縣級市稱為南方鎮市。南方鎮市裏的幹部和市裏的幹部往來就密切些,不少人都和陳丹輝或黃國友、李潤、龍向前等有著較多的往來關係,或許是因為這樣,楊秀峰到南方市後就少有和南方鎮市的領導接觸。

肖建海也不去深究,一個人有自己的偏私,也有自己時間和精力上的局限。楊秀峰到南方市後,先後在經開區、溪回縣、昌水縣等,又在市裏、省裏和京城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對趙貴名這個人少有去接觸也是正常的。

到南方市的時間不長,但謙和和趙貴名見過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市委大會上,那天也一起喝了一杯酒,給肖建海的印象不算深,淡淡的,卻讓趙弘坤注意到了,之後,趙弘坤提到趙貴名的情況,肖建海在茶樓裏見過一回。那次喝茶彼此聊得不多,主要內容都集中在南方鎮市的工作上。南方鎮市的經濟狀況是全市最好的,主要來源也就是市區裏的服務業、地產業和餐飲業,這些對南方鎮市說來,完全在於地利的優勢。但肖建海不會在意細致的問題,有成績就是有成績,哪一個縣或地區做出業績不是占了利好才會這樣的?

第二次見麵卻是在趙貴名的辦公室裏,利用下班前的時間,沒有多少人注意時兩人在辦公室裏談論一陣,也沒有多說。之後,肖建海和趙弘坤還回絕了趙貴名的招待,這也是肖建海不想在市裏就讓人察覺他的用意。

但有這三次的見麵,彼此之間還是有不少默契的。這一次去省城,帶著趙貴名走,按說應該讓趙貴名看到不少東西在心裏也就打定了主意。為今後在市裏多這一票走出實質的一步,趙貴名在市裏和省裏都沒有多少根基,之前的威信所依是在黃國友身上,如今隻剩省裏沒有擴大對南方市領導們的打擊麵,也是一種政治的需要罷了。這種局麵能夠維持多久,想來趙貴名也心中有底的。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不難看到,而三次的接觸裏,雖說彼此都不提出那些本質的事情,各自哪會不意識到這個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