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看著那小子離去的身影,猶豫下,還是沒把話說出來。
他打算教村裏寶寶的時候,也教大人。
教大人識字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自信心,在大人以後到外麵擴展業務時有底氣,現在是宋,識字和不識字差遠了。
若大人好好學,還能在孩子回家時輔導下孩子,大人的理解能力比孩子強。
大人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幸福又苦惱的事情。
前者因為作業不會寫,可以找大人問;後者是作業瞎寫大人會收拾孩子。
不過他沒跟裏正說,他要等村裏錢多到人有更多空閑後再提。
裏正則帶著夢想對徐寶說道:“小寶,你困了就回去睡吧。”
徐寶搖頭:“還行,跟車走時我可以睡,不如咱們喝點酒吧,車上還帶回來不少素油,我炒兩個菜,裏正爺爺墊墊肚子?”
他看出來了,裏正一直跟著忙,這麼大的歲數了,為村子發展就緊盯著,先不說能力如何,隻態度就讓人欽佩。
裏正又被嚇一跳:“小寶你會做飯?”
“還行吧,能吃。”徐寶謙虛。
“可聽人說君子遠庖廚的,你……”裏正詫異,他聽別人說的,有學問的人不應該下廚做飯。
“那意思是不忍殺生,不是不能做飯,儒家思想的一種我個人覺得很虛偽的說法,裏正爺爺你就別想其他的,我真能做。”
徐寶解釋,卻見裏正聽著很迷茫,幹脆來點實際的。
裏正確實聽不懂,點頭:“好,小寶你要什麼?”
“先前的兩次幹豆腐沒有印字,我炒個幹豆腐,再炒個肉絲,我去準備。”徐寶回答一句,跑去找東西。
鍋有,幹豆腐必須有,還有蔥和醬也不缺。
片刻後他端回來兩木盆的菜,旁邊還有個竹板。
裏正也把酒溫上,然後看兩道菜。
徐寶介紹:“一個是素炒幹豆腐,掛了芡的,一個是醬肉絲,和蔥絲一起用幹豆腐卷的。”
他沒有辣椒,否則就是尖椒幹豆腐和京醬肉絲了。
裏正先嚐嚐了素炒幹豆腐,點頭:“好吃,我以為幹豆腐隻能卷蔥和香菜呢。”
接著又卷了個肉絲和蔥絲,醬肉的香和蔥的刺鼻感覺一下子就征服了他:“這才是幹豆腐的吃法,小寶你早先怎麼不說呢?”
“我等著有錢在京裏盤個店,好專門賣豆製品呢,它的吃法還有很多種,裏正爺爺,咱村子被你打理得不錯,我敬你。”
徐寶解釋了一下,端起碗敬酒。
裏正放下筷子,同樣端起碗,喝一口,說道:“我呀,我沒什麼本事,隻能叫村子裏的人不被餓死,我接這個裏正,遇到了兩次大旱,三次澇災,別的村我不管是什麼樣子,我隻想自己的村裏不出事,還好,挺了過來,沒一個是遭災死的。”
徐寶肅然起敬,五次災害不因災死一人,說時輕飄飄的,做的時候卻是沉甸甸的,這叫本事。
裏正吃口菜,接著說:“村裏前些年還有個外來的讀書人,一家四口,有兩個男娃,在村裏住著,我也找過,讓他教教孩子,他卻說自己也要學習,就沒答應,後來他家的兩個孩子跟著他念書,被有本事的人看上,一家就搬走了。”
“然後呢?”徐寶卷著幹豆腐問。
“後來我一想,求人沒用,還得自己村裏有人才行,就勸著家裏稍稍富裕的人把孩子送到鎮子上學,也就這不到四年的事情。”
裏正一口喝掉碗裏的酒,接著說:“我指望他們學成,回來教村裏的其他娃娃。老天開眼啊,小寶你來了,知道你識字,我就看著,結果沒看幾天,你就這樣了,我現在是又高興又害怕。”
徐寶給倒酒,知道裏正是擔心自己像以前那個人一樣跑了。
裏正歎口氣,對徐寶問道:“小寶你不考進士?有工夫教娃娃?”
徐寶笑了,說道:“裏正爺爺,你放心,不會耽誤教孩子的,科舉考進士,要一步步來,每年錄取的人數少,太著急了擠不進去,眼下我年歲還小,先賺錢,我自己的事情不著急,不信到時候你看看,我考啊考的就考上了,何況我戶籍還未改。”
徐寶的話說得很有意思,使人覺得科舉有固定的時間和步驟般。
他確實是如此想的,自己學習能力不差,隻要有錢,先用錢鋪,把名聲宣傳出去,然後去考試便成,錢給足了,文章隻要不是太差,考官好意思不錄取自己麼?
裏正端著酒碗的手一停,接著仔細打量徐寶,用‘那樣’的眼神看徐寶,問:“小寶,你是說你往後要用村子裏的戶籍考?你快些去,到時給我拿個能當大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