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肱反複頌念著‘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徐寶繼續吃自己的飯,今天的菜有雞蛋炒蒜苗。
原本蒜苗還要等上七八天才合適,現在還短,但是今天中午的時候,喬罡從常州來京城的路過貨船上花了一百文買了二斤苜蓿,也就是金花菜,用雞蛋炒了給他孫子小駒送來。
單獨送了一份,一大盤子,還告訴小駒可以給跟他好好玩的人吃。
小孩子們今天中午吃的是蔥爆肉、柳蘑湯和肉皮、幹車軲轆菜加豆子做的不是很鹹的醬菜。
夥食一點不差,沒有幾個羨慕小駒的,還覺得很正常,人家家大人給送的。
但徐寶不幹了,他認為喬罡若是有錢,就多買,多買還便宜,送來叫廚房給孩子們做,大家一起吃。
可你這單獨給你孫子做一份,是認為我上崗村的夥食不好,還是覺得你家孩子高人一等?
於是晚上吃飯,徐寶跟喬罡較勁,把沒長高的蒜苗給炒了,別人全有,就小駒沒有,他中午沒吃了的金花菜又給他熱一熱,就讓他吃這個。
然後小駒就哭了,哇哇叫著回家去找爺爺,到現在還沒回來,其實徐寶給他準備了一份,等他找完爺爺回來吃,再和他玩玩遊戲,告訴他應該和大家吃一樣的。
畢竟對方是孩子,徐寶和大人生氣,不能真的針對孩子,相信經過這一次,喬罡以後再不敢給孫子單獨送菜。
於是徐寶晚上自然也吃同樣的,順便等小駒被送回來。
慢慢吃、慢慢等,徐寶聽王肱已經念了二十多遍了,就問:“中梁兄不回去查曬鹽之事?”
“啊?啊。”王肱從某種境界中清醒過來,看看徐寶,笑著說道:“玉玨,後麵接著呢?”
“後麵接著就是秘密絕對保不住,尤其是在江浙地區曬鹽,一片片鹽田連在一起,契丹又不是傻子,保證有細作發現,然後傳回契丹。
鹽田一旦形成,冬天也能出鹽,哪怕契丹熬過一個冬天,到了夏天他們自然得在海邊曬。
所以咱們要打一個時間差,趁著他們不知道的時候,交易給他們大量的鹽,換他們的馬、人參、紅鬆蘑、鬆子、榛子。”
徐寶順著思路說,契丹,也就是遼國,在他那邊是遼~寧,有鹽田的,雖說廢棄的比較多,但證明那裏產鹽並不少。
當然,海邊契丹人不缺鹽,人家還賣鹽給宋朝邊境的軍民,但是遼西京那裏缺,不但遼缺,宋也缺,但宋朝運輸比較好,所以就把鹽運過去。
雙方主要是差在運輸上,而且煮鹽也確實費勁,那麼打好時間差,就可以從中撈一筆。
撈到明年夏天,再想占便宜就不行了,除非是拚價格,因為契丹運輸上不能使用黃河,渤~海~灣那裏產出鹽往山~西運也費勁。
一想起這些,徐寶心中有股子火,因為這裏的大宋鹽價高,送到保興軍的時候保興軍買不起,他們偷偷買人家同樣價格高,但是比自己國內的便宜的鹽,這鹽來自哪裏呢?黑~龍~江。
就是說契丹的高價鹽要走那麼遠,然後宋朝一部分地方把鹽走~私給契丹,一部分又從人家買。
這個事實絕對不僅僅是運輸方麵的問題,也不是產鹽量的問題,是鹽專賣時候利潤追求的問題。
考慮著即使能曬鹽,估計也一樣受限製,徐寶都沒心情吃飯了。
王肱心情不錯,他聽完徐寶說的話,擺擺手:“玉玨,不是問你鹽,是兩句詩的後麵。”
徐寶很想端起碗來扣在王肱的臉上,他咬咬牙,點頭,說道:“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遠遠看到一座山,下頭大來上頭尖。有朝一日翻過來,上頭大來下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