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體會童趣醫官到(第一更)(1 / 2)

相機徐寶是做不了的,專業不對口,除非給他本書,他現學,然後經過多次的摸索,才能成功。

馮媛倒是能從她那邊帶相機過來,隻是暫時沒空去宋綬家,此事便說說罷了,留著有時間再考慮。

眼前是一大早小吃區的人最為忙碌,排著隊來交錢的,順便就在這邊吃。

其實京城在家做飯的人比例不大,多數人不生火做飯,夏天的時候,成片的地方不見煙冒出來,到了冬天冒煙,是為了取暖。

取暖不是燒炕,是把柴火放到泥爐盆裏,守著泥盆,或是把一個陶的罐子放在火盆中,燒熱水喝。

當然,燒炭更好,但炭價貴,有燒炭做飯的錢,都夠出去吃兩頓的了。

因此京城的餐飲行業繁榮,如今小吃品種最多的自然是西市攤位區。

徐寶帶著馮媛溜達,很有成就感,不少小吃是他教給別人的,比如說各種各樣的小沙鍋,一大長排,分成了十家在賣。

每一家沙鍋的品種是固定的,不準學別人家的做,有人過來選東西吃,喜歡哪家的從哪家買,給了錢東西被端著放到公共區域,有矮幾,還有折疊凳子,即馬紮。

吃完了就走,誰家的器皿誰家自己取回來。

“你把咱那邊的一套全搬過來了?”馮媛一看就明白,她那裏很多地方便是如此做,方便、快捷。

“怎麼是咱那邊的?這裏也有的,比如你到一個酒店吃飯,但是喜歡吃別人家的某個菜,就有人專門給你買了送來,你多給幾文算是跑腿錢,酒店是不管的。”

徐寶爭辯。事實如他所說。

馮媛琢磨琢磨,點頭:“咱那邊是不行,尤其是普通小飯店,不準自帶酒水,更不用說買來別人家的菜,除非是吃大排擋,從別處買來擺攤的人不管。”

“還記得咱倆去吃一個新~疆人的串店不?當地的海鮮便宜,去他家吃串時,自己買一堆海鮮,他家就幫著烤,也沒見他家生意不好,會做買賣呀。”

徐寶懷念起曾經吃飯的地方,現在摸摸肚子,後悔在客棧裏吃早飯了。

不然的話,二人還能在小吃區體會一番,也去買海鮮,貴得要死的那種,沒辦法,交通因素,一個牡蠣就十四、五文。

大部分還全是死的,所謂的海鮮已經不算鮮,凍起來的,冬天運輸不方便,海產品價錢反而比夏天便宜。

“呀,有堆雪人的,快走,去幫忙。”馮媛看著周圍的人對徐寶和自己露出善意的笑容點頭打招呼,很有成就感,人生的價值就是如此體現出來的。

此時正好看到一群孩子在那裏幫忙清掃雪,馮媛高興地跑過去。

一部分雪被早上搭架子的人推到城外,還剩一部分就留著,幹淨的雪選出來,裝在木桶中,留著化了燒水,其他的教給整日裏在這邊討生活的孩子。

孩子們幫忙買東西,還幫著作宣傳,是可以賺錢的。

馮媛跑過去,看看孩子們,很開心,跟著一起忙。

徐寶隻是瞧著,他喜歡孩子,卻沒把這裏的孩子給叫到村中養起來,他養那麼多孩子是沒辦法,同時順便培養班底。

天下的孩子多了,他顧不過來,他支持孩子們在西市攤位幹活賺錢補貼家用。

吃飯的人不時喊一嗓子,讓孩子幫忙端東西,小東西就是小孩子去,大的沙鍋,是大孩子負責,以免被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