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國事為先風又起(三合一)(1 / 3)

雨後樹芬芳,草綠花香。大遼兵動帝王章。千古又知垂首事,何許泱泱?

豈敢忘國殤,計起棉穰。回眸再與笑積糧,相見怨言無力處,自有樊襄。

徐寶和馮媛手拉手出去找水,好提供另一個地方的篝火晚會之用。

帳篷中被捆著的人還處在夢遊狀態中,先前那麼一會兒的工夫,經曆的事情太多,受到的刺激太大。

直到飯菜有人端進來,大家才恢複。

方裏正看看送到自己麵的大肉丸子和米飯,再看看其他人麵前的顏色不正的小米、糠和車前草煮的東西,歎口氣,說道:“諸位分著吃點吧。”

“哼!與我等玩離間之計,他還差遠了。”丁縣丞冷哼一聲,麵帶不屑說道。

“方裏正,既然你願吃同等的飯菜,那便出來吃。”送飯的人一把拎起方裏正,拿著對方的飯菜走出去。

另有人進來,對被捆著的人進行重新捆綁,手上的繩子解了,身上的也沒了,腳上的留一根繩子,雙腳之間有兩尺的距離。

再有人拎進來兩個夜桶,讓他們自己在帳篷裏呆著。

別人一出去,許主簿麻利地把腳上的繩子給解下來,憤憤地扔在一邊,說道:“欺人太甚。”

其餘人等也解開繩子,繩子係的是活扣,少了繩子的束縛,卻無人往外跑。

一個個看著麵前小木盆裏的豬食一樣的東西,沒有任何食欲。

“許是等餓了才能吃下去吧。”一個小吏盯著飯菜,琢磨了下說道。

“那女子是怎麼來的?”丁縣丞沒去動筷子,反而琢磨起剛才光芒一閃,多出個少女的事情。

“應是妖法,怪不得我等買糧之時多有錯漏,原是被她使法給魘住的。”許主簿把自己做錯事的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誰能把信送出去,叫朝廷捉了她。”一個裏正哆嗦了幾下,雙臂環抱,覺得下過雨後的天,更冷了。

另一處的方裏正被帶到單獨的帳篷,一碗同樣的爛小米煮的東西放到他麵前。

“吃,不吃大刑伺候。”看管他的人手上拿根大木頭棒子。

“好,吃,我吃,嗬嗬,當我吃不下?”方裏正撇撇嘴,端起完,抓著筷子就往口中扒拉,幾口下去,半碗東西沒了。

“呸!叫吃就吃,倒是給洗幹淨了呀,不就是車軲轆菜麼,兒時常吃。”方裏正吐掉沙子,吧嗒兩下嘴兒,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呦!裏正也吃過?”看守方裏正的人不信,嘲笑般地問道。

“你以為我這裏正是怎當上的?原本家中祖上去旁人無異,家中有田,田少,每日早起,到地頭忙碌,****如此,別人家的地一畝產糧一石,我祖上產一石又三鬥。

朝朝這般,歲歲依舊,祖上歲不高而身先衰,積下些許錢糧,又傳於子,子承父業,又攢積蓄,子又傳子,子孫相守。

到我這一代,從小吃先祖吃苦時所食之物,不就是個吃糠咽菜嘛,錢多了我買地,地多了好好種。

哪像其他人家,祖上不勤,子孫又惰,哼!眼紅我家地多、錢多、糧多,那是我家一代代拚下來的。”

說完,方裏正低著頭把剩下的半碗飯吃到肚子裏,伸手摳牙,揪出個草根,隨意扔在旁邊,問:“如何?”

看守他的人聽了、看了,點點頭,說不出什麼。許多尋常人不願意吃的東西,沒想到方裏正可以吃得那麼暢快,佩服。

佩服歸佩服,他還是要使壞,他把方裏正用一根繩子拴住了,扔在此地不管,去做別的。

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照計算進行。

徐寶和馮媛已經來到河邊,因下雨,河水渾濁。

“行嗎?”徐寶問馮媛。

馮媛蹲到洗浣石上,撈起一捧,點頭:“比那邊的好多了,靜置就行。”

“看,咱桐柏縣的環境好吧,比你那邊同樣的地方要好。”徐寶拍拍胸脯。

“比經濟不?比醫療不?”馮媛笑著問。

“你那是之前犧牲環境發展經濟,我不信現在有人會不後悔,不後悔野生華南虎會那麼珍貴?說起醫療,魯老太太家叫過來一個重孫子,三歲,先天性耳聾。”

徐寶想到隨船隊過來的孩子,很乖巧,不哭,還總是笑,看別人做事情就在旁邊認真地看,甚至還想去幫忙,卻總被家中跟來的總管給攔下。

“會說話嗎?”馮媛手上動作一頓,問道。

“他又不是海倫,更沒有那個讓人感到恐懼的老師安妮莎莉,很多人都說海倫偉大,但我一直認為安妮才是最牛~逼的。”

徐寶感慨了一句。

馮媛甩甩手上的水:“是呀,麵對一個聽不到也看不到的孩子,想著去教導她的時候,會讓人絕望的,行,等我把那邊事情處理下的,帶到那邊最好的醫院。”

馮媛答應下來,她明白,魯家如此賣力氣派船隊幫忙,正是希望能夠把最寶貴的家中最小一代的男孩子給治療好。

若是換成一個女孩子這樣,那命運……

“就這個水了,找人幫我裝。”馮媛不願意去想換成女孩子怎麼樣,一個時代都在重男輕女,她此刻管不了。

徐寶朝遠處喊:“過來人,用大木盆裝水。”

喊完,問馮媛:“你那車箱多大?”

“掛車,後麵是六十噸的集裝箱。”馮媛回答。

“真佩服你能弄那樣一輛車過去,六十噸,我怎沒聽說過,怎麼裝呢?”徐寶知道車不可能是當地的,一定是馮媛自己帶去的。

而且還能想到她帶去的目的,是為了當房子,結果變成真正的運輸車了。

“上麵有開口,以前留作天窗的地方,下麵我又做了密封。”馮媛比畫了一下。

“八十六立空間的?那車容易翻。”徐寶又擔憂起來。

馮媛白了他一眼:“不是八十六,也不是核載三十噸,別人買車講究性價比,我隻關心性能,改的,裝吧,不用裝滿,雖說裝滿那車照樣跑得飛快。”

兩個人說話的工夫,一群人衝過來,有人直接跳到河裏,在齊腰深的水中準備裝盆往上遞。

有村子中的老頭拉著自己的孫子過來,看他們用木盆裝水,難免好奇,問道:“財子,裝來澆田?”

“不澆田,喝。”徐寶回答。

“呦,可使不得,哪能喝這個,村後頭這條河的一個小河,有泉眼,還掛著瀑布呢,喝那個。”

老頭著急了,指著村後。

不等徐寶說話,一群人又把水倒了,往後麵跑,上崗村的人知道,這是仙女要的,當然得拿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