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龍造福——隆平種業標誌設計探析
學術論壇
作者:陳慧君
【內容摘要】中國吉祥紋樣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其兼具外在美和內在寓意兩個特點,其一,唯美的外觀能滿足人們對標誌審美的要求;其二,內在的吉祥、招財、發展、成長等寓意也是每個企業所期待的,因此,吉祥紋樣是種業企業標誌設計很好的素材來源。文章分析了隆平種業以吉祥紋樣“龍紋”為企業標誌設計的原因,詳細闡述了龍紋在隆平種業品牌標誌設計中的運用。
【關鍵詞】龍紋隆平種業標誌探析
當今,隆平種業占據約15%的中國雜交水稻種子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雜交水稻專業化種子公司,其以“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農民”為宗旨,成為了“中國種業的領跑者”。該公司不僅致力於研究和開發更優質和高產的水稻種子,還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以便於將產品更好地推向全國和全球市場。龍在我國封建時代是帝王的象征,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吉祥寓意,“隆”是“龍”的諧音,因此,隆平種業以此為基礎,采用龍紋來設計其企業標誌。本文從以下幾方麵分析隆平種業選擇吉祥紋樣“龍紋”作為企業標誌設計的原因。
—、龍紋的象征意義
龍的身體很長,身上長有龍鱗,頭上有角,有腳可以走路,也能騰雲駕霧、興風降雨,這是一般人對龍的印象。《易》曰:“雲從龍”,又有“飛龍在天”“龍治水”“龍行有雨”等,這些都可以說明在古代龍被認為是分管雨水的天神。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業為立國之本,而雨水又對農業的收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龍的祭拜在古代是很常見的現象,人們祈求龍王保佑風調雨順,期待來年有一個好收成。正是因為雨水對農業收成的決定性作用,而龍又能決定雨水,所以在民間,龍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其在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國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被當作民族的保護神看待。聞一多說過:“龍族文化做了我國幾千年文化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龍文化在中華文化中處於中心地位,而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代名詞。
中華民族的傳統神靈龍,最早出現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其漫長的演變過程一直持續到封建社會的末期——清代才停止,龍已被看作是東方文化的象征。無論是龍的外形,還是其象征含義,隨著朝代的更替,都在逐漸發生著變化。龍紋的形象深深打上了各個時代的烙印,在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特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龍的特征充分反映出各朝各代社會觀念的不同,通過龍形象的變化曆程,可以清晰看到社會觀念的變化。人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地將現實中所喜歡的各種各樣禽獸的某些部分概括和集中起來,創造出心目中一個理想化的形象——龍。龍是多種動物美的集合體,其從創造出來就是吉祥瑞獸,不但被中華民族一直視為圖騰,還被當作神靈崇拜,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不斷被神化,龍被賦予的象征意義也越來越多,後來逐漸成為皇權的特征,成為皇家專用的吉祥物。龍也因此不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圖騰,而是成為了兼具神的品質和外形的特殊存在,龍的形象也因此更加美好和吉祥,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標誌以及中國傳統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中國,龍是無處不在的。“龍作為人們創造的神獸,一開始便有著神靈保佑、避禍迎福的吉祥寓意”,凡是與龍有關的均寓意吉祥。龍是人們想象中的事物,其在美術領域裏物化的結果就是龍紋,是古人通過綜合了許多動物的形態,並綜合多個民族以及多種宗教信仰中對龍的理解和幻想而創造出來的裝飾紋樣。所以,龍紋被中華大地上各民族所喜愛,是最具民族感染力的吉祥紋樣。龍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具有吉祥的涵義,與龍紋組合的圖案或由龍紋變化出的紋樣也都充滿著美好祝福,將其與種業企業品牌標誌設計完美結合,不僅起到了錦上添花的裝飾效果,而且為現代設計注入深厚的藝術內涵。祖先創造出來的龍的造型,充滿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龍的文化、龍的精神、龍的吉祥寓意使種業企業品牌標誌設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龍的精神與企業精神不謀而合,二者的結合可以讓世人從種業企業品牌標誌設計中體味東方古國的曆史文明。
二、龍紋的文化意蘊
把握住“龍紋”的文化內涵可以讓我們把龍紋文化準確融入到設計中,從而使我們從作品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特征,同時也是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統一的前提。“源遠流長的中國龍文化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麵,龍的形象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在民間被視為吉祥瑞獸的龍,一直是吉祥、如意、神聖的象征,所以,龍往往和吉祥歡樂、美好喜慶的事物聯係在一起。自宋代以來,民間工藝品、民間美術中以龍紋為題材的作品越來越多,如“龍鳳呈祥”“雙龍戲珠”“鯉魚跳龍門”等,並且這些作品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內容都與之前有很大差異,有著極其鮮明的特點。對於這個時期民間流傳的龍紋而言,其特點可以用“清新、質樸、可愛”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