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理解成為了迷惑秦國高層,但唐晴晴理解的沒動靜是真沒動靜,明著沒有,暗中也沒有。
一個準備做內應的梅家,在大戰即將打響之際,他們根本沒有動手的準備,這也能叫準備好了?
思來想去,唐晴晴得出一個結論,梅家並不想動,他們挑起這場戰爭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自保。
唐晴晴焦急萬分,她非常的明白,有梅家做內應,成功的希望有五成,如果沒有梅家做內應,這八國成功的希望連兩成都沒有。
這是一場必定要敗的戰爭,唐晴晴決定回朝陽帝國一次。
而與此同時,黃萬良的調軍已經完成,黃萬良調集了京都南北兩部營、河北郡及河北郡周邊的軍隊共八萬六千餘人,這些軍隊全部集結在了河北郡,隨著黃萬良一聲令下,軍隊出發,分四個方向,每個方向兩萬一千餘人,而黃萬良帶領的軍隊直撲東北道,他們是主力軍。
唐晴晴是準備秘密回到朝陽帝國的,她必須去阻止這場戰爭,要不然,等待八國的,必定是慘敗,這一點,唐晴晴根本不懷疑。
但等到了京都城門時,唐晴晴就知道糟了。
她根本出不去,跟著黃萬良調兵同時進行的,就是封城,隻準進不準出,而主持這次行動的,是國師鐵英和新任京門提調。
鐵英的能力不用說,新任京門提調也是一個悶頭想幹出些事的主,兩人很認真,整個金陵現在是連隻麻雀也飛不出去。
唐晴晴在城門邊上徘徊了一陣,確定出不去後,唐晴晴懊惱的回了太學府。
回到太學府後,唐晴晴並沒有閑著,她連著寫了幾封信,都是一樣的內容——馬上停戰,趁還有機會。
這些信全部都是發給自己的哥哥的,但唐晴晴不會知道,既然鐵英參加了這次京都金陵的布防,那麼不但人出不了京都,就連信鷹也是飛不出去的。
所以,唐晴晴的信全部都被鐵英的人給攔了下來。
秦國,秦皇帝趙泓,是真的要打這場戰爭,並且準備打贏。
相比於帝國的緊張程度,杜林則比較閑。
他從昨晚就和真真在一起,吃過真真做的飯後,沒理會黑噠約自己出去的請求,他和真真在房間裏談了近半晚上,後來真真撐不住睡著了,杜林把真真放回床上後又看了近半個時辰的通脈論。
這本書,杜林依舊看不懂,但相比剛開始看時的茫然,他已經能明白很多了,這主要是他境界進步了。所以,雖然還是看不懂,但杜林很興奮,他相信,隨著自己境界的加深,自己是會看懂這本書的。
後來,杜林上床休息。
早上,就在黃萬良從皇宮出來時,杜林到了太學府。
太學府中,韓昌和原酋正等著他。
他在兩人麵前把北疆發生的事詳細的對兩人講了,兩人對北疆大祭司對杜林的承諾都不以為然,報以冷哼了事。
不過,兩人聽到神鳥的事還是很興奮,讓杜林把神鳥放出來看了看,杜林試了兩次成功了,兩人對神鳥讚不絕口,他們都很喜歡這隻神鳥。
另外奇怪的是,神鳥見到聖上時一派傲然的作派,連直下身子都懶得,但見到原酋和韓昌卻很緊張,因為它在兩人的身上感受到了北疆大祭司的味道,這是強大的味道。它被這種強大關押了兩百多年,早已經怕到了骨子裏,緊張也是正常的。
看了半天,讓杜林收了回去,然後兩人正色的讓杜林講一下北疆大祭司所謂的陣。
杜林回憶著將大祭司的陣法講了一下,他知道得不並不清楚,所以講得也是不清不楚。
原酋聽著聽著點了下頭:“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