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寫詩的太子(1 / 2)

其實,建秋更加關心大比試能不能正常進行,她並不在乎秦國聖上的生死,在她的心裏,打敗杜林遠比聖上的死活要重要得多。

建秋也想過,秦國聖上一旦突然死去,那麼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定會跳出來搗亂,但那有什麼關係呢?秦國有鐵英原酋他們,這些人都是當世的大修行者,搗亂者也占不到什麼便宜。

而她現在遠不是大修行者,雖然她一直站在同代修行者的頂端,但跟原酋他們比起來,跟自己的師傅講經首座比起來,她可以說什麼也不是,他們這些人,隻需要抬下手就能將她牢牢製服。

所以,她不認為天下大亂這種責任會降落在她的身上,她同樣認為,這也不會降落在杜林的身上。

所以,她隻需要打敗杜林,然後在自己的修行路上大步飛奔,亂或不亂,那都是自己所左右不了的。

講經首座可以說是從小看著建秋成大的,他豈能不知道建秋在想什麼?所以他又說道:“的確,這種事跟你們沒有多大的關係,但你要知道,杜林也許並不是置身事外,趙泓一直對他這麼的重視,這決不是沒有理由的,當然,趙泓決不會愚蠢到將皇位讓給杜林,這種事隻能發生在話本小說裏,現實中,這種事決不會有。他這麼重視杜林隻能有一個理由,他希望杜林在以後的歲月裏能好好的待在秦國,並且將秦國當成他自己的國家,好好的為秦國效力,為秦國的下任皇帝效力。”

建秋一聽便笑了:“杜林決不是這樣的人,他一心修行,什麼地方對他的修行有利他便會去什麼地方,我們是同一類人。”

講經首座卻搖頭:“不對,杜林雖然是一個修行上的癡人,但他同時還是一個重情義的人,趙泓對他如此之好,秦國將亂時,他決不會置身事外。”

建秋沉默不語。

講經首座又輕輕說道:“不管怎麼說,你如果能在大比試時打敗杜林的話,必定會震驚整個修行界。”

建秋搖頭:“建秋打敗他並不是為了讓人們震驚,而是建秋必須要打敗他。”

講經首座輕輕擺手:“去吧,大比試的日期馬上就要到了。”

建秋起身出了房間,她還是要回靈隱寺,她還是要抓緊修行,這便是她目前最為重要的事。

此時。

秦國京都。

趙雪先杜林一步回到了京都金陵。

趙雪是一路急奔而來的,她在路上一直在換馬,而她本身則根本沒有休息,這時趙雪充分體現出了她的堅強,她不再是公主那樣嬌貴的身體,現在的她,隻是一個對弟弟、對父親、對自己的國家充滿著強烈不安的秦國人。

趙雪如此的急,但她回來後卻根本沒有進宮,而是直接去了太子府。

太子府中。

太子這些天的日子過得真的不錯。

有了上次的事,他心裏不再忐忑,心裏不忐忑了,太子又恢複了以前的生活作風。

太子生性懦弱,這樣的性格不適合做皇帝,但這決不能說太子沒有別的長處,事實上,太子有一種非常風流的長處,那便是文學方麵。

太子在文學方麵的造詣非常之高,他最愛寫詩和寫詞,並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

太子先前一直在擔心自己以前犯的錯被自己的父皇懷恨在心,所以太子的生活很是苦惱。

但上次,梅家三公子派人送信,他在最後的關頭由自己的姐姐趙雪帶領著去見了父皇,父皇很高興,並且表揚了他。

從那以後,太子心裏不再害怕了。臉上也有了肉,日子又恢複了以前的快樂簡單。

趙雪趕到太子府時,太子正寫好了一首詩。

看到姐姐來了,太子高興的拉著姐姐:“姐,你快來看,我剛寫了一首詩,姐姐看看寫得怎麼樣。”

趙雪低頭一看,太子的字寫得非常的棒。

這首詩的名字叫《江山美人誌》

年少輕狂不識愁,佳人相擁登高樓。

夢醒人間看冷暖,河山餓殍淚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