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並不知道趙原彬讓薛景貴給朝陽帝國方麵寫了信,她仍在苦苦的等待陳年大將軍的回信。
而此時的北疆,陳年大中軍大帳中同樣的猶豫。
陳年並沒有因為鐵英的到來而改變主意,鐵英的說法讓他有點心動,但也僅僅是有點,並不會完全的改變他的想法。
想想也是,他們這樣的一類人,一旦決定了某件事,那麼便極不容易改變,在陳年的心中,他已經認定鐵英的做法是錯的,將會給秦國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陳年就決不會再幫鐵英,他已經決定要幫公主趙雪了。
他這個時候主要是在猶豫自己該怎麼幫,趙雪信中說得明白,如果陳年大將軍同意她的看法,她要求陳年大將軍馬上從北疆動兵去京都,一旦陳年大將軍的大兵到了京都城下,憑鐵英也很難改變事實了,鐵英不可能在陳年大將軍的軍中大下殺手,那可都是秦國人,鐵英下不去手的。
到那個時候,就隻有坐下談了,而手握大軍的陳年顯然握著主動權。
陳年一直在想自己該怎麼出兵,又該出多少兵,什麼時候出發。
陳年在心裏已經決定要幫趙雪了,但這決不意味著他將不管一切的幫,聖上為什麼讓他守在北疆?那是因為聖上害怕北疆再一次混亂。
陳年一直在想,如果自己帶著大軍離開了北疆的話,北疆突然同朝陽帝國勾結怎麼辦?
但不出兵也不行,憑趙雪他們,顯然並不是鐵英的對手,他不出兵的話,趙雪他們鐵定要敗。
陳年已經一天一夜沒睡了,他一直在思考。
最後,陳年終於下了決定。
既然決定要幫了,那麼便該出手了,不出手怎麼叫幫?
陳年親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明了他們將會從什麼地方經過去到京都,望公主在京中做好一切準備什麼的。
寫完後,陳年親手將信鷹送上了天。
信鷹上天後,陳年馬上召集大軍。
陳年在北疆一共駐紮了八萬軍隊,陳年不決定全部帶走,北疆還非常的重要,陳年不能在自己的手中丟了北疆。
陳年決定帶一半人離開北疆,四萬人隻用了小半個時辰便集結完畢。
陳年沒有多說要幹什麼,隻是說要回京都,而且是急行軍,然後便出發了。
這些軍人們並不知道回京都幹什麼,但他們很高興,能回一次家,當然要高興了。
陳年帶著大軍出發時。
鐵英人在太學府。
他在跟原酋談話,而且談話的內容極其嚴肅,兩人的臉色也極其嚴肅。
原酋看著鐵英:“陳年決不會改變主意,他一旦決定的事,沒有人能夠讓他改變,除非聖上複活。”
鐵英搖頭:“聖上有可能複活嗎?這是不現實的假設。希望陳年大將軍能夠明白聖上的真正決定。”
原酋還是搖頭:“我已經跟你說明白了,陳年不會改變主意,國師你現在唯一要想的,就是在陳年大將軍帶著大軍壓到京城下的時候怎麼對付他。”
鐵英望著原酋:“對付?怎麼對付?我們總不能跳進大軍中大打出手吧?那可都是為了秦國流過血的好兒郎。”
原酋撇嘴:“那麼國師有什麼主意?”
鐵英久久的不語,原酋猛的抬頭望著他:“我明白了。”
鐵英歎了口氣:“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鐵英隻能那樣做。”
原酋猛的站起:“那樣做決不可以。”
鐵英望著原酋:“那麼,博士又有什麼好辦法?說出來,鐵英一定聽你的。”
原酋眼珠轉來轉去,最後頹然坐下:“這是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我們怎麼能這樣做?”
鐵英還是歎息:“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鐵英隻能出手,隻能出手殺了陳年大將軍。”
原酋痛苦的搖頭:“陳年大將軍與帝國有功啊,而且是奇功,我們殺了他,我們將會成為帝國的罪人。”